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中国制造需要“文化支撑”

www.cechina.cn2017.01.12阅读 4702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日前,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通过5至10年时间,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国工匠和优秀企业;工业产品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中国制造的品质内涵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应如何传承和培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推进我国工业文化发展?
  夺回“文化定价权”要提升工业“软实力”
  过去,大庆油田、“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工业文化典型不断孕育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工业精神不断形成,同时,彰显工业文化力量的优秀企业也不断涌现,留下了一大批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财富。


  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是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工信部部长苗圩指出,这与工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密切相关,集中表现为创新不足、专注不深、诚信不够、实业精神弱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有人称:“中国在一步一个脚印艰辛地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在由老牌强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中国制造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文化定价权。”如何夺回中国制造的“文化定价权”?专家表示,要提升中国工业的“软实力”。
  《意见》指出,在着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既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大力弘扬中国工业精神,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不断壮大工业文化产业,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提升国家工业形象和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推动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培育中国特色工业文化,发扬工业精神
  晚清时期,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掀起洋务运动,探索工业发展的新模式;“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锐意革新www.cechina.cn,闪耀着近代企业精神的光辉;江南机器制造局、汉阳铁厂等,触动着近代工业发展的脉搏……这些,无疑展现出一幅中国工业文化萌芽、成长和新选择的历史拼图。
  时至今日,我国工业仍在坚定前行,发展工业文化的呼声也变得更加热切。
  不久前,中国工业遗产联盟在京成立,旨在推进工业遗产保护,传承精工文化。“这将促进工业遗产的研究、保护、利用,包括对工业精神的梳理和弘扬,对工业厂房、博物馆改造利用等。”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罗民说。
  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甬祥看来,培育和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基础,“培育建设中国特色工业文化,要践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敬业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诚实守信、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
  《意见》提出,发扬中国工业精神,要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尊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产业工人,树立“大国工匠”标杆,使工匠精神成为生产者的行为准则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践行创新精神,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意识,鼓励企业通过“众创”等新型方式激发创新活力;倡导“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www.cechina.cn,推进工业诚信体系建设;培育企业家精神。同时,强化工业文化理论支撑,统筹利用各类工业文化资源,健全政策标准体系,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
  发展工业文化产业,打造经济新动能
  有人说,美国人创新、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敬业……其实,这都是其工业文化中“工业精神”的体现。专家表示,纵观欧美工业大国曾经走过的道路,不难发现工业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工业文化不仅是衡量一国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工业发展的灵魂”。
  对此,《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支持工业文化新业态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推动工业文化与数字媒体、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
  同时,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等政策的协同,健全完善政府支持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探索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工业博物馆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说,未来工信部将推动发展工业文化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集群,大力抢救濒危工业文化资源,研究建立国家工业博物馆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支持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并推动形成支持工业文化发展的产业、财税、人才、土地等政策体系。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