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中国制造业跑到美国发展就能够变得更好吗

作者:www.cechina.cn2017.01.04阅读 5751

  较为低廉的能源电力等资源成本、特朗普声称的大幅减税政策、美元持续升值的加成效应……近期广受关注的福耀在美设厂话题,似乎一夜之间让中企赴美投资充满想象力和操作空间。
  笔者参加了10月份福耀玻璃美国俄亥俄工厂、也是全球最大单体汽车玻璃工厂的竣工仪式,也曾拜访过多家美国市场的中资企业,从笔者了解到的信息看,受法律环境、文化差异、中美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中企投资美国远不如想象中那样美,中企入美之前都应该审慎评估、理性决策。


  1.福耀案例难复制
  福耀案例具有一定特殊性,大部分其他中企恐怕难以推广复制。一是福耀在美投资不会遭遇本土企业竞争阻力。据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介绍,在福耀于2014年收购美国PPG公司浮法玻璃生产线后,美国本土汽车玻璃生产行业几乎就成为一片空白,福耀在美建厂堪称填补美国汽车产业空白。
  二是福耀俄亥俄工厂已成为当地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曹德旺说,福耀俄亥俄工厂位于美国汽车工业走廊的核心地段,周边有数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俄亥俄工厂的地缘优势将使福耀成为完善美国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事实上,本次福耀在美投资设厂本身就是应美国通用汽车邀请而设。
  三是汽车玻璃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福耀玻璃美国公司副总经理王俊铭说,电力和天然气是生产浮法汽车玻璃的两种重要原材料,而这两种原材料美国的价格都明显低于国内,这会在成本上给福耀玻璃带来较大的独特优势,其他行业企业很难具备同样优势。
  四是福耀国际化发展需要。目前福耀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生产商(按实际出货量算已排名第一),作为一家国际化企业,为更好服务全球客户,福耀具有进行全球化生产布局的现实需求。
  即便如此,福耀俄亥俄工厂也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人工成本压力较大。据福耀估算,美国蓝领工人成本大概是国内八倍,目前俄亥俄工厂已雇佣工人超过2000人。二是当地工人对汽车玻璃行业并不熟悉,简单培训后上岗的生产效率尚难以和国内工厂相比。三是工会问题有可能成为未来潜在风险。目前福耀俄亥俄工厂尚未成立工会,在10月份的竣工仪式上,一位政府官员在发言时已经敦促福耀成立工会,是否成立工会将对福耀俄亥俄工厂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包括工会等在内的中美企业文化差异会带来怎样的挑战也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2.市场层面挑战重重
  在此之前,在美国亚拉巴马州投资设厂的铜管生产企业中国金龙集团,经历了投资初期的风光后便曾遭遇包括工会等在内的企业文化磨合之痛。当然,福耀和金龙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不同企业的国际化经验和人才储备差异很大,但毫无疑问的是,工会等企业文化差异问题会成为很多在美中企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绕不开的话题。
  美国中国总商会的《2016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在美经营的中企所面临的人力成本问题非常突出。许多以价格为优势的公司都反映文化差异等客观因素给企业在美国的经营带来了挑战。
  近几年中企对美投资增长迅速,但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并不高。根据我国商务部数据,近几年我国对美投资中,制造业投资仅占约二成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而服务业投资流量、存量均超七成。服务业大量涉及东道国法律、文化融合等问题,企业需要拥有强大“软实力”才能胜任。
  法律环境是很多中企在美经营面临的另外一大挑战。比亚迪(002594,股吧)副总裁、美国分公司总经理李珂的说法是,美国是全世界律师最多的国家,法律意识已经融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家在法律风险方面没有任何准备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很容易成为“阻击”对象。中企在进军美国之前,一定要有会遭遇法律诉讼的认识和觉悟。
  美国中国总商会副会长、宝钢美洲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叶萌也认为,美国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但也十分复杂,中企容易在劳务、环保、生产安全防护、知识产权等方面遭遇法律纠纷。
  3.政府层面限制多多
  除了市场层面的种种挑战,在政府层面,美国对中企的种种限制和制约也不容忽视。很多在美经营中企的一大感受是美国的政策是公开、透明的,美国市场注重按规则办事,但在公开透明的掩护之下,美国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其实也同样未加掩饰,反而某种程度上因所谓的公开透明而被忽视。
  美国政界经常用对华贸易逆差攻击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却从不提美国枉顾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原则、一直坚持对华高新技术产品进行管制,且不说美国消费者从中获得的巨大实惠。而在贸易逆差掩护下,美国频繁对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301、337等花样繁多的贸易救济措施。就在12月初,美国又拒不承认根据15年前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国理应自动获得的市场经济地位。
  近几年,伴随着中企对美投资的迅速升温,美国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所熟知,因为根据2016年CFIUS公布的报告,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遭遇该机构审查最多的国家。
  美国罗格斯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继介绍,CFIUS从设立之初便有其特殊性。在美国这样一个强调信息透明的社会,以涉及国家安全为由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法律却赋予了CFIUS可以凭不公开信息否决外国投资的权力。一旦进入最终调查环节,企业是十分被动的。
  此外,以各种各样的监管为名,美国监管机构对包括中企在内外资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向来不手软。以金融行业为例,美国金融监管部门以违反“反洗钱”规定为名,通过所谓长臂管辖权,先后对荷兰ING、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巴黎银行等十多家银行处以了数百亿美元的罚款,其中近期对德意志银行的巨额罚单,一度引发德意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雷曼的市场担忧。近几年,伴随着中资银行在美业务的不断扩张,已经开始有中资银行遭遇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的警告或罚款。
  4.特朗普成最大不确定因素
  特朗普美国大选中胜出后,其一贯声称的“美国优先”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等,也让未来美国的经济政策走向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被很多人认为可以较好发挥中美比较优势互补性的基建领域,中企的投资机会也并不乐观。
  中建美国有限公司总裁袁宁的现身说法是,美国的基础设施几乎都属于政府公共工程,都有政府资金介入,而非政府资金介入项目的都会有一系列的限制条件,比如购买美国法、完全公开竞标、企业资质等,对大部分中企而言,要把握这样的投资机会殊为不易。
  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徐辰说,美国市场竞争激烈,还有投资审查等本身一些市场特点,包括中企在内的外国企业在美国绝非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对中国而言,国企往往是比较有实力走出去的企业,而美国恰恰不欢迎国企投资。
  李珂、万向集团美国公司总裁倪频等均表示,中企赴美投资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否则要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劳动力成本、竞争激烈的陌生环境下取得成功是十分困难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邓子梁就提醒,中企赴美投资应保持理性,很多中企盲目看重赴美投资进入门槛低,但是却不知后续经营竞争激烈,进入后的生存率并不容乐观。
  但不容否认的是,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市场之一,美国在市场环境建设方面仍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2016在美中资企业年度商业调查报告》显示,中资企业对美国总体的商业及投资环境的评价普遍积极或中立,受访企业对美国的创新程度以及商业运作的专业性、透明度和合规性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山之石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可以攻玉。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由量到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可以继续“扬长补短”深化各项改革,激发和释放经济新活力。伴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到位,除了国际市场,中国本土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十分值得期待。
  附文:
  特朗普能成功喊制造业“回家吃饭”吗?
  文/新华社记者王凯蕾、孟盈如
  “中国拥有其他国家和地区难以比拟的完备产业链,是外贸企业的强大后台支撑 ”深圳前海维度新科有限公司总经理如是说。他的企业从事纳米玻璃触控技术与高端硬件制造产业。
  近期,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调整企业所得税、降低制造业成本、引导企业回归的政策引发全球经济体的高度关注。但是,许多制造业内人士都认同,即使面临西方重振制造业的压力,由于产业链、市场等因素,制造业剧烈回流美国的现象很难出现。
  特朗普吸引制造业“回家吃饭”的减税政策一旦“靴子落地”,也许有可能引发“全球减税竞赛”,但暂不会引发企业“回归潮”。因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税收已不再是吸引企业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可以从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等方面加以应对,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特朗普减税”如何产生虹吸效应?
  为增加美国就业岗位,吸引制造业回归,美国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称,将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将现行所得税从35%降至15%。除此之外,还将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的税率降为8.75%,促使大量海外资金回流美国;将工厂迁往他国的美企将面临35%的进口关税,从而提高企业离开美国的财务成本。
  其实,通过降低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吸引海外投资 刺激国内经济活力是各国普遍的做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副所长倪峰的观点是,假设减免税收政策真的成立,大幅度的减税有可能会吸引美国很多出于避税目的出走的企业回归本土。
  青睐美国减税政策而做出迁移的主要集中在某些行业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比如基建 钢铁 石油 化工等。而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企业等则持观望状态。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的数据也显示和特朗普政策相关行业的股票以及基金有大量资金流入,基建类股票呈上涨趋势。普遍看法是,对于税收比较敏感的企业,可能会在税率降低后回到美国投资。
  在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看来,减税政策对中国的影响需多方面考虑。“因为美国可能引流回国的制造业大部分集中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例如飞机 汽车 半导体等,这一部门主要分布在欧洲和日本。而中国目前和美国想引流回去的产业存在交叉,相对而言是以消费品为主,这一部分美国在成本上没有优势,回归可能性不大。”
  佛山卡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做研发设计加工于一体的公司,其外销总监就认为,“我们感觉受到的影响比较小。首先,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设计能力和差异化www.cechina.cn,这个即使跟美国的同行比我们也不输的。其次,整个环境来说,国际化分工这么久,也不是单靠特朗普调整税收就能马上改变的。”
  二、中国手中有哪些牌?
  制造业成本的动态变化一定程度上将促使企业重新评估、选取制造业基地,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发生迁移。这意味着,制造业企业会多重考量,重新调整布局。而中国较低的成本、庞大的技术工人群、便捷的加工、运输、销售这一完整产业链以及其他因素,使得中国在制造业全球布局调整中握有更多的底牌。
  从内部因素来考虑:
  第一、人力成本仍然是影响制造业回归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中国庞大的技工群体是美国所不具有的。
  广东麦斯卡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做体育用品和运动服装的公司,其负责人就介绍说,“目前美国的收入水平和生活习惯,美国人很难再去当工人,制造业的迅速回归不可能。且美国目前人力成本相当高,就像newbalance(新百伦)鞋子,美国制造要比中国制造贵一倍左右,这在批量生产中完全没有价格优势。”
  第二、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经过几十年积累,中国的机械水平和工艺水平已经和美国差距越来越小。而且,数量庞大的高水平劳动力也是极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东莞市瑞泰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结合自身经验认为,在中国相对有优势的行业中,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机械化水平不会比美国低。“在纺织等机械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中国劳动力的衣服裁剪等工艺技术水平和已经转移这类产业几十年的美国相比而言更有优势。而且,在纺织原材料成本上美国也没有优势。”
  珠海三川工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就强调,尤其是一些精密零部件的制造和机床生产线的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而高水平工人群体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也是相关制造业企业布局的战略因素。
  第三、很多制造业的回归要从零开始,从经验设备技术基础搭建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短期内我国不会受到太大产业抽离的影响。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倪峰说:“税收减免政策达到言行合一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而在华设厂企业也会衡量员工、厂房以及生产设备等的投入和获利以及税收是否可以弥补等等的问题,所以制造业回归本质上还是要看企业。是否有必要或者何时迁移要从综合收益角度衡量。”
  从外部环境来考虑,中国制造完整便捷的产业链 销售链“比较优势”明显。
  国际分工和区域产业链的秩序不会被特朗普的税收政策突然打破平衡。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其背后涉及的配套供应链和综合成本不是所得税下调可以弥补的。
  此外,对于企业来说,决定是否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外汇管制、金融、市场体系劳动力、宗教文化等因素。很多企业家都告诉笔者,企业选择将制造厂或代工厂设立在中国并非只因其廉价的劳动力,它依赖的更是产业链、销售链中多项业务大致在同一地区开展进行。
  在美国重新建厂可谓不容易也不经济。如果要制造业回归美国的话,特朗普需要搬回去的是整个产业链,而不是单独的公司,需要太多人的协作和前期投入,仅仅税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如何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成本竞争力的变化对全球运营的制造企业战略布局影响巨大。我国可以做的很多,把握机遇,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发达国家巨大的工资差距在缩小,人口红利也在消失。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获得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高产业自动化水平,加强相关机械化的创新研发,真正实现“中国智造”很关键。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监管部门和政策制定者应该立足于服务企业,与企业保持沟通,减少企业经营困难并给予软 硬件的配套建设。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所长李健说,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一旦产生,就不可能轻易转移。低端制造业对税收 人力成本的敏感度比较高,但配合高端制造的产业链不可能轻易转移,只要我国妥善应对,不断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完全有能力应对西方的“复兴制造业”潮流。
  再次是进一步降税减费,尤其要大力清理“乱费”。广东税务系统一位资深人士曾经告诉笔者,美国在中国企业大多是大型企业,不少是高新技术企业,税率已维持在15%左右,即使美国减税,这些企业马上撤回去的可能性也不大。“中国政府部门高效的服务能力和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正吸引海内外企业踊跃前来投资。”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走访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看到的情况是,国家法定征收的税收负担是企业可以承受的,企业烦的是那些潜藏在各种法定税收背后的“乱费”。比如征收了多年的堤围防护费 仍旧在收的工会费 残疾就业保障金等,名目繁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是不是可以进一步降低费用,让企业轻装上阵。
  此外,刘斌还认为,特朗普减税政策其实是把双刃剑。 “如果减税政策真的靴子落地,美国制造业抽离的同时会为中国市场空出很大空间。在中国制造业水平几十年积累的基础上,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增强自身实力,布局更多国内的市场,扩大内需,增强内生动力。”

文 | 瞭望智库驻纽约研究员王乃水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