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制造大国的国际化道路,绝不是完全用产品来征服用户的,与它相伴生的是一系列的思想、文化和神话。国家制造业的神话,背后就是“民族制造”的影子。
当用户在购买日本马桶盖、德国机床的时候,他们早已经熟知这个国家诸多精益求精的故事。这些故事,已经独立于一个公司、一个产品、一种服务之外,它是属于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神话。它是一种神奇的国家气味,让消费者产生了区隔性的化学反应。
所向无敌的日本制造业有三个支撑的神话,也就是它们的制造业文明化体系,分别是:精益思想、知识创造和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业对源自日本的精益体系已经开始有了些许的重视。当然这个迟到和勉强,与中国的制造业大国的地位是如此地不匹配。精益思想或者相关日本神话故事早已扎根全球制造业,但在中国工厂的实践仍然是差强人意的。
如果谈到工匠精神,一般人立刻会首先想到日本,日本学者和作家也非常给力地推出了相当多的神话脚本——各种流派的理论和图书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不遗余力地介绍“工匠精神”、“道场文化”。
而在知识管理,日本同样有一个大牛,他的著作连德鲁克都称之为“经典之作”。他就是野中郁次郎。野中本人在知识管理享有很高的位置,被称之为“知识运动之父”,其相关著作据信为业内引用最多的文献。
我们在敬仰这些思想体系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背后它所宣扬的日本企业案例,和着力传播的日本神话。
日本在对外输出的管理方式,无疑是首推丰田的精益生产。这是日本汽车厂整体的一个成就,随后也变成了强大的日本制造巨大神话。
同样如果打开野中得以成名的图书《创造知识的企业》,除了曼妙的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型之外,充满了对日本企业的呵护和推崇。
图1“日本制造”的神话
野中对松下公司的提炼——那是一个神话打造的过程,远远超过了松下幸之助本人的实践和认识。而全书中充满了对本田、对夏普、对花王的赞美之意,不仅仅溢于言表,而且营造了一种神话的氛围。
日本研究者在锻造这些神话的时候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许多企业很多不过是自发的认识和实践,都被高度抽象成具有前瞻性的落子布局了。
而将企业实践的理论提升,这不是在赞颂一个企业,而是在赞颂一个国家。这既是对日本企业的神话化,也就是培育一个制造帝国的民族气味。
向全球输出思想,就是缔造国家制造的神话
德国的“隐形冠军”,是一个最棒的超级销售计划。为什么一个符合德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会被描述成一个被全世界接受的隐形冠军?那些提炼出来的观点和故事,在其它国家的企业实践中,也绝不会是孤例。
企业的生产实践本身有着大量的共性,但一旦被提炼后www.cechina.cn,就变成了一种专属的标签。这个标签化的专属过程有如香水的制成,你可以用相同的化工原料制造出一种跟Poison、或者No.5一样的香水,但这种气味,已经与品牌捆绑在一起,变成Dior、香奈儿所专属。
“隐形冠军”早已成为“德国制造”的气味。多年以后,我们再回头来看工业4.0,或许也是一个相当完美的民族制造的神话。在这样的国家制造的神话中,一些非常小的德国企业信心满满地跑到中国来,找到他们在德国国内从不曾遇到过的大型工厂,开口就是提供“工业4.0解决方案”。这并不会令人发笑,反而是一个自然而愉快的商务谈判之旅。因为不管大小,他们身上都有一种令人已经熟悉的“德国香水”味道。
图2“德国制造”的神话
美国从来都是高科技的代表,这些高科技产品充满了各种神话般的素材:硅谷文化、六西格玛、车库创业、个人史诗般的英雄主义。我们把这种敬意,留给了美国的“民族制造”的神话。同样一个产品,如果转换了国家,就会立刻被抛弃。联想的每一次收购,都会被国人骂成收购垃圾。这让我们注意到,民族制造的神话,并不是依附于产品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并不是依附于企业,而是依附于国家。
图3“美国制造”的神话
我们如痴如醉的迷恋这些理论和实践,以至于一般很少去挑战这些神话的民族性特征。
但我们需要意识到,如果细细来看这些“民族制造”故事的背后,其实每一个制造强国的神户啊,都是有承载主体:那就是制造业企业。
民族神话的边界,就是国家制造业的边界
国家神话有多让人着迷,民族制造就有多大魅力。每个企业都在突出自己的精神,每一个强大的制造业国家都在输出自己企业的神话。
中国制造业必须建立自己的企业思想和神话,并且向外输出——这才能真正走向强国之路。
中国的案例,往往就是企业的宣传稿。缺乏共性的提炼,缺乏企业神话级地锻造,这是制造业呈现的一块软肋,这是民族制造的软肋。与产品、技术等都与一个一个企业相关联而有所不同,工厂神话显然是一个国家的集体属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民族制造”的特点。
中国要走向强国,必须要修好这门课——这门课还不是“讲故事”,而是叫“写神话”。MadeInChina不仅仅只能是产品,而且要成为StoryinChina。让倾听故事的人,去认同MadeInChina的价值。否则我们的总理出去推销高铁,只能卷起袖子成为超级大Sale。与之同行的,应该还有大量的故事和思想。
中国到底有没有神话的素材?作为制造业体系最为丰富的大国,怎么会没有这样的素材?中国制造业总量已经占到全球的30%,如何没有一点底气?
三一重工在工程机械迅速崛起,并且走向能源装备等多样化的公司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怎么会没有自己的神话素材?
海尔连GE家电都收购了,但神话却没有讲起来。而国内甚至还在质疑这种价值。要知道,GE家电是一个会触及美国情感的一个品牌。那些GE曾经的电视机、电熨斗、洗衣机、空调等,整整温暖了一代人从生到死的全家式的记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它甚至伤害了那些有着多愁善感气质的美国人民的感情。
但是,我们有些人会先笑出来,嘲笑那些故事,称之为吹牛。然而,在面向国际市场,“民族制造神话”是必经之关口。崛起三十年的实践案例和素材,如果被搞成是吹牛,不仅仅是表现了我们的自信不足,而且更是凸显了国内企业和研究者互动寥寥的尴尬——企业案例研究,做的实在是太不够扎实。
中国制造业现在不能一门心思,光想着从大国到强国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制造业的文化和思想,一定要同时建立起来。
然而,这该是谁的事儿?
海尔也有自己的故事,但看上还没有整理成一种模式。还没有形成一种国家神话的输出。但这不应该是企业的事,也不是企业家的事。这是研究者应该做的事。但是,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和学者互动的过程。而且,政府的影子,也一定要在其中。
制造“中国制造”的神话,是超乎一个公司、超乎一时功利的公立之心。其中奥秘和认识,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各层决策者而言,尚需要细细揣摩和学习。
野中在做“知识管理”研究的时候,富士施乐公司一直提供了巨大的赞助,不为一时无利所动。因为富士深深知道,这种理论的研究,迟早会成为国家制造的神话,进而给所有日本品牌涂上迷人的辉光——包括它自身。
中国制造要走向2025,一大堆事情要办。然而刻不容缓的是,十年之内,我们需要一堆思想的提炼,我们需要一堆的神话。那是一个对全球用户者的交代。所有的中国制造业,都会为此而得以闪耀。
制造“中国制造”的民族神话,是强国之路的伴生品。这是一个国家制造的整体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