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大学读什么专业才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

www.cechina.cn2016.10.19阅读 3550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些担心失业的英格兰纺织工人曾抗议纺织机的使用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但这并没有阻止纺织生产业机械化的进程。如果未来机器人注定还要和大学生抢“饭碗”,高校难道就只能袖手旁观?
  自动化真的会引发失业潮吗?
  如果你是科幻爱好者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可能会沉醉于影视、文学作品中创造出的人类与机器人交战的奇幻场景。但是如果告诉你,机器人正在抢走人类的饭碗,你是否还会因为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出现而兴奋?
  2013年,牛津大学发布了一份名为《就业前景:哪些工作最容易受到计算机自动化的挑战》的研究报告并认为,未来20年美国47%的工作岗位将受到自动化的威胁,从业者会被人工智能机器人所取代。2015年,由荷兰国际直销银行发起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德国现有的3000万个工作岗位中至少有1800万个都可以被智能机器以及软件所取代。同年,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发布研究成果称,在未来10~20年之内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日本所有劳动者49%的工作将可能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代替。2016年初,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预测,未来5年在全球15个主要经济体,将有510万个职位被高技术“抢走”,主要来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替代。
  如果专家们的预测终将成为现实,你会不会担心自己有朝一日被机器人抢了“饭碗”?


  谁会被机器人抢走“饭碗”?
  不同工作岗位的失业风险程度取决于专业化分工、职位等级和工作性质。牛津大学的研究在分析了700种常见职业后认为,需要大量社交、创造性的工作,或是需要技巧、弹性的运用技能的工作,机器人都难以取代。反之亦然。具体来说,风险系数较大的工作岗位集中在交通、物流、办公室行政支持领域。而且,尽管目前服务业就业需求量正在增长,但实际上它也属于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同时,研究的作者还强调,虽然这个研究的分析基于美国的职业数据,但是它的意义可能会延伸到其他发达国家。
  数据链接:
  牛津大学研究报告中提及的受自动化影响较大的行业,在中国也吸纳了大量的大学毕业生。《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


  表1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运输、物流、办公室行政和服务行业类就业比例(%)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表22013~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运输、物流、办公室行政和服务行业类就业比例(%)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如果你就此认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场人“饭碗”不会被抢走,那就把形势估计得过于乐观了。2016年1月,牛津大学马丁学院与花旗银行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工作2.0时代的技术》中称,不仅“熟能生巧”的工作容易被自动化取代,一些相对高技能、拼智力的职业也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而被取代。这个结论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得以验证。2006年3月,汤姆森金融公司就开始运用电脑程序代替财经记者自动撰写金融新闻。就在今年,美国百大律师事务所之一的Baker&Hostetler表示,将启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负责协助处理企业破产相关事务。
  如果岗位消失,会不会对学科专业产生影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将牛津大学研究数据与前景求职网站的数据库结合(该网站列出了某个学位课程与某个特定的工作是否“直接相关”或对这个工作是否“有用”),分析哪些学科专业被自动化的风险最高。结果表明,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巨大。例如会计和金融专业特别容易受到机器的冲击,因为与其直接相关的工作,如会计、税务专家和金融技术人员被认为至少有95%的可能性被自动化。相比之下,与医学相关的专业就安全得多。因为执业医生被自动化的可能性只有2%,其他相关职业,如科学家、健康服务经理也能抵抗机器人的“威胁”。
  难道面对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我们就只能对受到影响最明显的学科领域避而远之吗?
  哪些是机器人做不到的事?
  其实我们无需过度惊慌,因为机器人代替人类完成部分工作并不意味着人类将“无所事事”。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高级副总裁于振中在接受《环球时报》的采访时说,对于一部分机械式、高重复性工作,机器人可以代替人,提高生产效率,但有一部分要求智能化、精细化程度较高的工作,仍然需要工人来完成。波士顿媒体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帕米拉·拉特利奇也认同“很多事情是机器做不了的”,比如一些需要思考、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力的工作。换言之,机器人可以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撰写文章,但它不能像记者一样创造一个故事;它可以准备法律文件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但不能在法庭上辩论;它可以操作外科手术,但很难在紧急医疗情况下作出反应。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如果高校想要确保培养出的毕业生在未来的人机大战中不败下阵来,首要是让他们掌握机器人并不具备的能力。那么这些能力都包括哪些?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提出挑战,学校在培养重点和培养方式上又该有何种改变?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对学生增强人类最“本质”素质的培养。
  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教授爱德华·赫斯看来,“我们首先需要更高水准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高度的情感介入,或者具备敏锐的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赫斯强调,“这意味着在课堂里我们需要更多小组实验性训练。这将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合作、倾听,并检验自己相信的事物。在大学阶段,跨学科的主题课程、团队教学、院系和学校间学生的自由流动将会变得很有帮助。”
  美国东北大学校长约瑟夫·E.奥恩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当身处一个机器人将发挥更多作用的世界时,大学不得不降低它们对知识转移的关注,转而重点培养学生提出新颖见解的能力。2015年6月,罗斯福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呼吁美国教育系统重塑小学和中学教育,重视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以往所关注的传授“常规的认知能力”。奥恩认为高校也应听取这一呼吁。因为在自由职业经济时代,成功的职场人需要更强大的灵活性与创造性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可以及时按需提供服务、产品或解决方案。而创新将是他们最有价值的“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知识、技能的掌握不再重要。举例来说,未来的生物学家依然需要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但计算机可能会承担起大部分的观测和分析工作,因此他的角色就转变为确定研究哪些课题、“指导”计算机进行操作。
  并且身处这样一个经济蓬勃发展时期,所有学生都需要具备一种新的素养,作为他们专业性的补充,这包括定量分析能力和人文学科的能力(如艺术、设计),他们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思考人生的深层次真理。而这需要通过学习专业以外领域的知识获得。例如,生物学家将继续研究细胞和基因,但是他们也将全神贯注于行为、社会和文化的研究,这样可以在了解人类健康和发展方面收获得更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体验式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来获得机器人不具备的技能。长期的实习可以让学生收获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创业提供给学生制订商业计划并展现的机会。通过体验世界,学生学会了更广泛、更善解人意的思维方式。
  教学生“对抗”,也得教学生“合作”
  可凡事没有绝对。技术的革新虽然会让一些人的工作岗位岌岌可危,但不能否认的是也将创造出新的工作机会。回顾历史,1440年打印机的发明让大规模生产图书成为现实,随即便产生了与图书生产、运输、推销和出售有关的大量工作。印刷厂的出现让抄写员丢了工作确是事实,但不久后新岗位的出现又让这些人找到了新的工作。即便持“悲观”态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中,“消失”的510万个岗位也是由“减少710万个职位和创造的200万个新职位”组成。那么关于这些新职位,大学毕业生又是否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呢?
  网络上有一道有趣的问答:“大学读什么专业才不会被机器人所取代?”“机器人维修专业”。虽然对话带有调侃成分,但仔细想来也有一定道理。未来“上岗”的机器人工人必然都需要一个制造者、管理者和维护者。因此除了专注于提升学生那些机器人无法掌握的“技能”,高校也需要教给学生如何与机器和其他新兴技术协同工作。回想我们过往的经历,计算机从发明到在社会各个领域普遍应用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人相对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或许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也会遵循相同的规律。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