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机器人高速发展是缩影 制造强国建设还将迎来什么?

www.cechina.cn2016.10.18阅读 2216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距离机器人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5年我国机器人的销量为6.6万台,其中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万台,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这是一个可喜的进展,也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一年来取得成绩的一个缩影。
  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这个强大的后盾。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是我国工业未来一个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
  在9月召开的“2016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获得了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本届论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为主题,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提升制造业创新升级和持续发展能力、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与市场环境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通过分析形势、把握趋势,开拓思路、总结经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


  显然,人们不仅关注领导人高屋建瓴的讲话、业内专家长期观察思考的观点分享,更希望获得战斗在制造强国建设一线的企业家们的创新实践经验。
  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战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凯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制造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长足进步,但总体大而不强,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高端供给明显不足,产业整体处于价值链中低端,迫切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
  马凯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决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发展尽快实现动力转换、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要下大力气调结构,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解决“四基”瓶颈,突破重大短板装备,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下大力气抓创新,大力推进技术、管理、模式、金融等全方位创新,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全环节创新,上下游全产业链创新。下大力气促融合,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协同研发、服务转型等新产业新业态。下大力气育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下大力气抓改革,深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下大力气创条件,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有力、市场竞争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甬祥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决策。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如何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造强国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咨询委员会功不可没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一年来,认真履行决策咨询、行业引导和调查研究等职能,努力为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性、全局性、专业性的决策咨询服务。举办一年一度的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就是咨询委员会搭建的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对话、集思广益的新平台。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路甬祥表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咨询委员会承担的使命和职责。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新理念,坚持战略研究和咨询评估工作的战略前瞻、问题导向和可操作性原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高质量地完成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赋予的各项任务。”
  一年来,咨询委员会已经编制并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等重要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认真开展评估论证,还启动了制造业发展前沿、热点、难点系列课题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咨询委员会还会继续发挥每位委员的专业优势,加强对《中国制造2025》相关规划、政策和项目的跟踪分析和效果评估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各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情况,提出相关建议;聚焦中国制造全局中的重点、难点和短板,及时把握全球制造发展态势,着力做好重大问题调研,提高调研报告的质量;定期修订《〈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为行业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指引。我们还要重视与地方政府的对接合作,编制面向区域的重点行业技术路线图,引导支持地方、行业和企业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形成特色优势。
  苗圩:抓好四件事
  在题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主题演讲中www.cechina.cn,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领导小组副组长苗圩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制造业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前30年大体上解决了制造业从无到有的问题,又用30多年解决了制造业从小到大的问题。当前,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一些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我们还要下大力气去产能,与此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这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而且主要在供给侧方面。制造业是各类资源要素最集中的领域,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必须强化创新的引领作用,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苗圩表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工夫,即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补齐创新能力、质量品牌和工业基础短板,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有效降低企业综合成本,释放微观主体发展活力;推进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化解供需结构错配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也认为,当前制造业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了生产力优势,供给侧改革与制造强国战略相互促进,通过改革可以提高要素生产率,增强产业竞争力,我们应该培育制造业要素市场、人才市场,并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技术市场,通过改革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蓝皮书:盘点一年得失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一年。各部门、各地区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制定出台了一批重要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在稳定工业增长、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咨询委员会组织十余家国内知名研究机构,联合编著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6)》(以下简称蓝皮书)在论坛上正式发布。蓝皮书经过长期筹备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次讨论、修改和完善,凝结了众多机构的优秀专家、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并最终由全体委员共同审校而成。
  这本厚达500多页的蓝皮书从综合、领域、专题、区域、国际五个角度,系统梳理了《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以来,制造业整体发展、十大重点领域突破、重点工作推进、重点区域布局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举措。
  综合篇,重点介绍了国际国内制造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趋势和特点,并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区域协同发展、制造业国际化等角度,提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思路和建议。
  领域篇,回顾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年度发展状况,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当前十大重点领域发展存在的瓶颈制约和短板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专题篇,梳理了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质量品牌提升、制造业人才等七项重点工作的实施进展情况,指出了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并提出加快推进以上重点工作的相关建议。
  区域篇,围绕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及其重点省市,分析了区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区域在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的主要举措和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各区域在产业结构、发展定位、协同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各区域制造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国际篇,阐述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制造业的一些做法,研究其发展路径和相关政策措施,跟踪其推进状况和效果,总结各国做法和经验,提出对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创新驱动实现弯道超车
  “当前,中国和发达国家掌握新一轮科学技术机会是均等的,这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可能。‘变’就是机遇,我们可以通过掌握新工业革命核心技术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可以不再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发展,而是依靠工程科技创新并联式发展www.cechina.cn,这将大大加快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
  智能制造技术的演进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尤其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使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升,还可以使企业经营成本中人力资源所占的比重逐渐降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周济认为,今后30年,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方面,我国制造业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完全可以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与西方最发达国家并行甚至超越。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道路自信,集中全国优势力量打一场战略决战,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坚持以企业创新为主线。”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金壮龙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国家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三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越来越凸显。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构成。
  目前,部分行业领军企业达到了国际同类先进企业水平,中国中车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崛起。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以来,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效显著,如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速铁路、青藏铁路工程等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带动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作为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规模最大企业,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已经成为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巨无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信息师王勇智说,中国高铁装备的发展,经历了技术积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提升创新、全面创新、持续创新五个阶段,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发展的关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大爆发开启了新智慧时代,智慧无处不在引发了全方位的产业变革,传统工业正在走向“智业”时代。他认为,工业创新发展的途径有六个方面:产品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制造个性化、制造分散化、制造资源云化。
  工业基础亟待加强
  对于我国现有的创新载体众多,但资源较为分散的现象,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干勇建议,在《中国制造2025》的十个重点领域,国家应该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制造业创新中心,构筑我国制造业网络化的创新平台。对新兴产业和集中度不高的行业建立以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核心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徐一平表示,江苏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把制造强省作为“十三五”的重点方向和新的愿景,特别是根据江苏自身的特点,确定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一中心一基地),并把它作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江苏经济更健康更好发展的重要抓手。
  “随着我国绿色制造深入的开展,必将对节能环保产业提出更多更严峻的课题。”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杰指出,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提供更先进实用的技术装备,不断研发创新更加先进实用的节能环保装备;二是提供更加强大的综合服务能力。绿色制造是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尤其是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的建设,都需要系统化的设计以及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要求节能环保企业具有综合的服务能力。


  从产业规模和结构上看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从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上看,我国还处于工业化中前期。工业基础不坚实成为制约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主要瓶颈因素。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表示,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表现是缺乏核心及关键共性技术,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及相应的产业技术基础这“四基”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症结所在,也是制约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
  近期,国家发布了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指南,提出工业强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任务,决定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成败。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初步建立与工业发展相协调、技术起点高的工业基础体系,基本满足高端装备制造和国家重大工程的需要。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