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全球经济告别超级周期中国靠什么成制造强国?

www.cechina.cn2016.09.13阅读 3919

  “全球经济正在进入全新的周期,过去以人口红利为动力的时代正在远去”,这是德意志银行近期发布的报告提出的警示。
  廉价劳动力优势不再明显制造业成本最低的不是中国
  这份报告认为,过去35年间,中国和印度“10亿廉价劳动力”,以及发达国家35-54岁高生产率工人,共同造就了超长的全球超级周期,然而这些因素正在反转。现在,全球人口红利的远去,将导致“持续的低收入增长,高负债水平”。


  在过去这场全球超级周期中,劳动力成本低廉成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的一大优势,如今的形式的确已经大不一样。最新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显示,当前制造业成本最低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墨西哥。
  今后三十年是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机遇期
  当前,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处于大调整、大发展的历史时期www.cechina.cn,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在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看来,今后三十年,正是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
  周济:中国制造业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完全可以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与西方最发达国家并行和超越,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2014年工业增加值在GDP占比达到35.85%,在主要经济体中,比重最高,而到了2015年同样也是超过了30%的占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作为大国经济体,中国不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强国之本。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是中国制造仍然大而不强。数控机床产量占世界的38%,可90%的数控系统要靠进口。质与量的巨大反差背后,是“中国制造”在产业链的低附加值区域徘徊。
  “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中国怎么走?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看来,中国制造不能再一味追求规模扩张,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王一鸣:再像过去一样追求数量扩张、追求规模扩张,这种传统的模式可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的阶段,产业发展模式也要从铺摊子为主转向上台阶为主。核心是要迈两个台阶,一是产业升级要迈一个台阶、创新也要迈上一个新台阶。
  步伐一:加快产业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指出,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必须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苗圩: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更好的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必须从供给侧发力,努力的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江苏拥有数量众多的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创造了全国近七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对于如何找准制造业升级的发力点,江苏有独到的做法。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徐一平:
  徐一平:传统产业是江苏的老底子,占制造业的60%以上,传统的产业在不断的改造升级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它的潜力和发展。我们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将实施技改工程,省政府也专门制定了文件,十三五期间将以普惠制的财经支持来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将实施企业装备升级计划、企业互联网化提升两大计划。
  步伐二:抓住创新驱动
  另外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同样也要抓住创新驱动这个关键,把创新作为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从企业家的角度谈到中国制造转型的方向,他说,企业经营者要从观念上有所创新,制造业应该从规模经济转向体验经济。
  张瑞敏:我认为所有的制造业不光是海尔,都应该向体验经济转型。传统时代企业所有的目标都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什么?就是做大做强。体验经济和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以我为中心,体验经济必须是一个平台,企业和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从原来分销制要变成产销合一,所以说观念上要改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中国正在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最关键的一步是要突破创新发展的瓶颈。
  王一鸣:下一步从追赶到并跑阶段,有些领域进入并跑就要进入前沿的拓展型的增长阶段。这个阶段创新能不能突破、创新是否足够的活跃,创新的成功概率有多大,对质量追赶阶段最为关键。
  贯彻中国制造2025还有四点要加快落实
  《中国制造2025》正式印发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根据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介绍,下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改革精神,还有四点要加快落实。
  一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处置僵尸企业,处理无效和低端的供给;第二加快提升产品质量品牌,加快国内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并轨;三是效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www.cechina.cn,释放微观主体发展的活力;四是推进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www.cechina.cn,化解供需结构错配的矛盾。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