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生活成本日益剧增,中国世界工厂优势也正在缺失,发达国家纷纷瞄准东南亚各国并将工厂转移。德国工业4.0概念风生水起,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面临双向挤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抢占制造业中高端。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抢占制造业中低端。“越南制造”“印度制造”“印尼制造”大有超越“中国制造”之势。
在国内,“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转型需求更迫切。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到1%,中小微企业水平更低,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一般的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相当严重;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不足,电子、汽车、航空领域的高端装备基本被国外垄断。
中国版工业4.0起点虽高,但若标准缺失的话,在发展初期就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2万亿美元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高居世界首位,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产品中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即便如此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中国制造业仍是“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缺失、质量基础薄弱、缺少跨国企业和知名品牌、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短板依然存在。
这些短板,也导致中国制造业在新形势面前,处于不太有利的位置。国际上,“中国制造2025”面临双向挤压。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抢占制造业中高端。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抢占制造业中低端。“越南制造”“印度制造”“印尼制造”大有超越“中国制造”之势。
在国内,“中国制造2025”面临的转型需求更迫切。数据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到1%,中小微企业水平更低,成果转化率只有10%左右;一般的加工工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偏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部分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相当严重;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供给能力明显不足,电子、汽车、航空领域的高端装备基本被国外垄断。
严峻形势,逼着“中国制造2025”必须向“中国智造”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以往“中国制造”由于在标准方面缺少话语权,基本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在国际标准上,中国主导的只占不到0.5%。即使是在国际上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程度的产品,也由于缺少标准www.cechina.cn,处在组装、制造环节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仍依赖进口。
制造业转型,即发展中国版工业4.0,标准先行不容忽视。标准是质量的基础,在市场和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离不开标准的保驾护航。只有制定能被各方采用的国际通用标准,且能转化成可操作的具体方案,才能增强企业以及用户的信心。此外,笔者以为,还须将标准先行作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版工业4.0真正落地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