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的发布,德勤有限公司(德勤全球)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委员会)对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进行了研究,前两次研究分别发布于2010年和2013年。这一报告搜集了逾500名全球制造行业首席执行官和高管的意见,这些高管从人才、劳动生产率、供应商体系、基础设施等12个驱动因素分析,对40个国家目前及未来制造业竞争力进行排名。
2016年的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制造业将持续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从其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对总体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等方面的影响力来看,强大的制造业为经济繁荣创造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全球各国之间与制造业相关的活动,正在迅速发展。制造业收入和出口拉动了经济繁荣,导致各国通过投资高科技基础设施和教育,强化他们对开发先进制造能力的重视。国家和企业正在努力进入下一个技术前沿,提高他们的经济福祉。而随着制造业在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对公司和国家的竞争力而言,先进技术已变得更加重要了。事实上,在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全球制造业格局中,技术密集型行业占主导地位,并提供达到或维持制造业竞争力的强有力途径。
在2016竞争力指数的研究中,受访的企业首席执行官被要求按当前和未来的制造业竞争力对国家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国家,在制造业卓越性的多重驱动因素方面均表现出优势。他们也清楚地表明制造业竞争力和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2016年的研究密切关注了焦点六国: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和印度。总体来说,这六国占世界制造业GDP的60%,显示了这六国对全球制造业趋势的影响地位。
德勤《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要点
中国和美国正在争夺第一名,而德国维持原位
中国目前是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与之前2010年和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研究一样www.cechina.cn,2016年中国再次被列为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但是,据全球企业高管分享他们对未来五年各国制造业发展与表现的看法,预计中国将下滑至第二名。
美国有望在2020年之前取代中国占据第一名,而德国牢牢维持着第三名:美国持续提高它的制造业竞争力,从2010年的第四名上升到2013年的第三名,而在今年的研究中,它又升至第二名。此外,企业高管预计,美国将在2020年之前夺得第一名,而德国从现在起到2020年一直牢牢地保持着第三名的位置。
全球制造业国家之间的动态变化
企业首席执行官们认为,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是释放未来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制造业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融合,企业高管指出,打造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是通过先进技术。
向高价值先进制造业转型,为发达国家的未来创造优势:随着制造业不断采用更先进与更精细的产品、工艺技术和材料,20世纪的传统制造业强国(即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于2016年再次回到最有竞争力国家前10强的行列。
出现两个强有力的区域集群:在制造业竞争力前10强的国家中,两个地区即北美和亚太地区在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现在,北美三国全部位列前10强且它们有望在今后五年内仍保持前10强的地位。位于亚太区的五个国家(中国、日本、韩国、台湾和印度)有望在2020年前排名前10强,因此只留下两个位置给德国和英国,代表前10强的欧洲国家。
金砖四国的分解:在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2016年,只有中国被企业高管看作是排名靠前的制造业国家,其他三个国家在过去几年内排名显著下降。
“强力五国”的崛起: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这五个亚太国家("MITI-V",也称为“强力五国”)预计在未来五年将跻入制造业竞争力前15强。
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
人才仍然排在首位:与2010年和2013年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的研究结论一致,制造商仍将人才列为全球制造业竞争力的最重要驱动因素。
成本竞争力(第二名)、生产力(第三名)以及供应商网络(第四名)也很关键:在经济增长缓慢的时代,除了建立强大的供应商网络和生态系统以外,控制成本、提高生产力以增长利润www.cechina.cn,对制造商来说仍然非常重要。
全球首席执行官调查:全球国家/地区制造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
对制造业更有利的政策环境:美国、欧洲和中国的企业高管均表示,就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言,他们各自所在的国家有许多甚至比三年前更为有利的政策。特别是围绕技术转让以及科学创新等领域,高管表示,他们所在的国家均有优惠政策,鼓励制造商更多地使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其制造业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也在美国和欧洲竞争力优势排名中上升至靠前的地位,但是并未出现在中国的竞争力优势排名中。
美国企业高管的观点:与三年前的研究相比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美国高管这次更赞同美国的政策。根据美国高管的观点,以可持续发展、技术转让、货币控制、科学创新、对外直接投资(FDI)、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安全卫生监管为中心的有利美国政策,有助于为他们的企业创造一个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美国高管将与公司税率、医疗保健、劳动力和境外收入课税相关的政策认定为美国制造商的竞争力劣势。
中国企业高管的观点:在中国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鼓励或直接投资科技、技术转让、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似乎正在帮助中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不过,中国的高管们也表示,一些政策正在抑制他们的企业竞争力,包括企业和个人税率、劳动法以及政府干预和/或所有权。
欧洲企业高管的观点:欧洲商界领袖将欧洲大陆的反垄断和产品责任法以及与知识产权保护、医疗卫生、技术转让、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有关的政策看作他们的竞争优势。此外,只有四个政策被视为明显的劣势,包括劳工政策、个人和企业税率、以及经济和财政政策。
从全球来看,今年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前15的国家和地区呈现“抱团”出现的特点,以北美和亚太地区最为显著。其中,北美地区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均跻身前十,且未来五年仍有望保持世界前10的领先优势;在亚太地区,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领跑下,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亦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并全部有望在2020年冲刺全球前15。欧洲国家的整体表现弱于亚太和北美,主要以德国和英国为中心,周围聚集着瑞士、瑞典、荷兰。
具体来看,基础设施方面最具竞争力优势的是德国、美国和日本;人才方面,德国、日本和美国是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劳动力成本方面,新兴经济体仍然拥有最大的优势,主要是劳动力的平均薪资较低,印度和中国2015年劳动力平均时薪仅为1.7美元和3.3美元www.cechina.cn,相较于美国的38美元和德国的45.5美元仍有较大差距;在劳动力生产效率上,发达经济体更胜一筹。美国遥遥领先,其次是德国、日本和韩国。未来发展趋势上,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加速度快于其他国家,而日本和德国将受到劳动力人口日益减少及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体基础设施方面,德国、日本和美国拥有领先优势,德国在物流性能指数上拔得头筹,日本则在互联网渗透率上高居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