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工业绿色转型 镇江先行收获绿色红利

作者:www.cechina.cn2016.01.19阅读 1818

  2015年12月1~3日,工信部2015年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院士专家行”走进了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市——江苏镇江,经过实地考察与调研座谈,院士专家一致认为镇江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先行先试、成效显著,在工业城市绿色转型试点城市中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值得总结推广。
  镇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薛峰告诉记者,2015年8月份以来,江苏省镇江市工业经济筑底回升态势明显,工业用电量和应税销售等先行指标环比连续增长。
  “十二五”以来,镇江市力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六大新兴产业体系,在以江苏恒神为龙头的新材料、航空航天、特种船舶等领域位居全国领先水平,成为绿色转型的重要动力。2014年,镇江市新兴产业销售占全市比重达45.1%。
  规划引领 传统产业低碳化
  薛峰表示,2015年5月25日,工信部以节函(2015)271号文批复同意镇江市为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镇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强势推进试点示范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突出规划引领推动工业布局集约化
  镇江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领先、特色发展作为镇江发展的战略举措,严把区域“规划关”。按照产业发展“负面清单”和指导目录,所有产业和项目,都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进行布局,合理配置生态空间与建设空间。严把产业“布局关”,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约“三集”发展,全力打造20个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严把重点片区“整治关”,镇江市开展了为期三年的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投入30多亿元,片区环境明显改善。严把项目“准入关”,制定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对列入清单的项目不再审批。
  推动改造提升 促进传统产业低碳化
  镇江市高耗能行业中的电力、化工、建材等占全市总能耗比重高达80%以上,是镇江主要污染物排放源,也是镇江工业能否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截至2014年底,累计淘汰水泥落后产能620万吨、火电机组61.7万千瓦、钢铁2.5万吨,淘汰落后产能生产线、工艺装备700余条(台套),关闭小化工企业347家。化工企业园区产出集中度达75%,列江苏沿江八市第一位。
  “关”的同时,更注重“转”与“升”。如:针对丹阳装备制造业和眼镜产业发达、电镀企业较多的情况,政府牵头推动47家企业大范围整合重组,走上了规模发展、转型发展之路。此外,还重抓高耗能企业技改提升与清洁能源替代。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区域工业循环化
  近年来,镇江市大力实施园区内企业循环化改造工程,加快园区企业间和企业内部的循环链条培育延伸,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基本构建资源联供、产品联产和产业耦合共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镇江新区和丹徒经济开发区分别创成了国家级和省级循环经济园区。一方面,依托重点企业,打造物料循环产业链。另一方面,变废为宝www.cechina.cn,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利用邻近的“三废”排放企业,对照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目录,积极指导和帮助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实现企业“三废”的资源化、利用的梯度化和效益的增值化。
  化解资金瓶颈 项目推进模式市场化
  “钱从哪里来?”,是镇江市在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按照市场化的发展理念和要求,镇江市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项目推进模式。一是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二是开发“节能贷”绿色金融产品。三是创新“政、企、机、专”电机能效合作模式。
  推进两化融合 实现绿色管理智能化
  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在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一是建设镇江“生态云”平台。通过生态云建设,整合、产业、资源、文化等生态文明相关的数据、业务、服务、资源。建立数据、管理、服务、交易、查询5个中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考核。
  二是打造“中国电能云”。推进“中国电能云”平台的建设,初步建成具备在线监测、决策分析、项目管理与统计、有序用电以及需求响应等功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平台。
  三是构建园区智能监管平台。镇江新区绿色化工园区整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等多个部门资源,投资2000多万元建成化工园区安全环保和能源消耗的智能监管系统,实现对园区的无缝智能监管。
  四是建立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江苏索普集团建立了能源监测、调度、分析和优化方案为一体的智能化管控中心,年实现节能量达4.4万吨标准煤,被列入工信部化工行业能管中心示范工程。
  瞄准新兴产业 力争率先全国示范
  据薛峰介绍,下一步,镇江市按照《镇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实施方案》部署要求,围绕高端产业集聚基地、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生态修复示范基地和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云平台“四基地一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力争率先成为全国示范。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以《中国制造2025镇江行动纲要》为指导,促进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化发展。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及生物医药健康和节能环保产业,通过增量集聚投资,拉伸产业链、培育创新链、提高价值链,建成5~6个千亿级的优势主导产业,“让新芽成大树”,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以新兴产业的高轻优强来带动工业的绿色转型发展。
  一是优化完善产业布局。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和产业“三集”发展要求,全力打造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高端集聚,资源高效集约利用,腾出更多的生态保护空间。
  二是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基地。重点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配套、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高端电气设备生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特种船舶和海洋工程制造、现代物流、中瑞生态产业园等一批高端产业集聚基地。
  三是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围绕集聚基地的特色优势产业www.cechina.cn,由政府或园区牵头,重点企业共同参与,整合优势资源,共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一是绿色化改造。重点围绕我市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每年组织实施100个以上绿色改造和淘汰落后项目,大幅降低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水耗、物耗、污染排放。深入推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围绕淘汰落后电机、推广高效电机和开展电机能效提升试点,推进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并逐步扩大到变压器、工业锅炉等终端设备,全面提升终端设备能效。
  二是智能制造。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行业开展“机器换人”行动,发挥示范项目带动效应,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三是推广绿色技术。重点推广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重金属污染减量化、有毒有害原料替代、废渣资源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绿色工艺技术。强化产品生态设计,突出产品轻量化设计、环境友好型设计、资源节约型设计,从源头减少工业环境污染排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抓资源循环利用。以园区为载体,打造循环产业链。在镇江新区绿色化工产业园,构建园区化工企业之间物质流、能量流的关系。
  二是抓能源高效利用。推进“中国电能云”平台的建设与运营,争取到2017年全市30%的规上企业成为上线用户,实现企业用电的精细化管理,提升用电效率。在电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中,用三年时间推动10家左右的重点企业建立能源管控中心,发挥试点示范作用。
  三是抓清洁生产。在电力、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推广采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组织实施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到2017年,全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达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2%,50%以上企业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和排放达到行业先进值。
  构建倒逼转型生态绿色补偿机制
  一是明确资金来源。设立生态补偿资金池。二是规范分配标准。按照重点性补偿、基础性补偿、激励性补偿的分类要求,按年度预算的50%、30%、15%进行分配使用。三是强化绩效考核。每年对补偿资金实行定期检查和考评,建立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设立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用倒逼机制激励和约束地方政府自觉担当起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的责任。
  薛峰最后也指出,当前镇江推进工业城市绿色转型还面临一些困难。一是高耗能、高占比的重化工业结构尚待改善。二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三是工业节能减排的空间逐步收窄。尤为突出的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影响企业绿色改造积极性。
  ●院士专家建言
  工业绿色转型要与城市、社会转型相结合
  “当前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工业节能减排空间越来越小,下一步应该关注用户端绿色化,就是产品怎么来升级,减少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使用。”钢研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副所长苏杰对镇江工业绿色发展给出建议。
  与会院士专家一致认为,镇江市开展的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成效显著、亮点突出,率先有所突破。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指出,镇江市从上到下,思路清晰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主动作为,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镇江市作为工业绿色转型先行城市代表,近几年,率先转型,尽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镇江发展态势稳中向好,正收获着工业绿色转型的红利,为下一步的转型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当前我国推进工业绿色转型、提质增效迫在眉睫,镇江要总结经验,方向要更明确,政策要进一步深化。
  徐德龙对镇江工业绿色转型提出建议,一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要打破行政区域、行业间隔,要用更开阔的视野来推进转型发展。工业绿色转型要与城市、社会转型相结合,协调发展。二是要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三是镇江“中国电能云”、“生态云”平台建设实现了绿色管理智能化,提高了绿色发展水平,要继续做好大数据中心建设。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