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车联网或成为一个不亚于互联网市场的超级蓝海

来源:钛媒体2015.07.20阅读 1282

  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4年中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6万亿元人民币,接近当年中国工业总产值30%及GDP的11%。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仅以10%估算智能汽车的总产值即高达近7000亿,逼近1万亿大关。
  面对这样一个突然而来的巨量市场,不仅中国的智能汽车产业尚未完全绽放,即使是全球的智能汽车产业也处于单兵作战的局面。
  在今年6月30日深圳举行的2015智能汽车未来峰会上,来自东风集团、联车科技、万科集团、平安基金、初创资本、深圳市政府、科协等相关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合作伙伴,联合宣布启动中国首个“智能汽车产业基地”,该基地正式落户深圳并将形成了首个“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将招募100家致力于智能汽车的公司入驻,希望通过密集能量式创新助推智能汽车产业上升主浪的形成,并迅速打开万亿超级蓝海市场。
  全球市场已在巨变前夜
  根据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将对原有的技术带来颠覆性的破坏,社会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和适应,一旦跨越临界点就会引发大规模的投资需求,全社会要素资源向新技术领域大量集聚,生活消费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引发新需求,从而进入上升阶段。
  如果说上一次技术革命是以70年代英特尔首枚微处理器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那么2008年以来发生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有望引发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以及新技术体系的形成。
  在全球范围来说,智能汽车还不属于一个产业范畴,而是一类新兴科技的通称。所谓智能汽车,主要指在普通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之间的智能信息交换。目前欧美等国对于智能汽车的定义主要为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车载移动应用和无人驾驶技术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并在更大程度上与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结合起来。
  欧盟委员会在2006年推出了一项智能汽车行动计划,该项计划把智能汽车的主要功能定义为防止交通事故和减少交通拥堵。
  2010 年10 月,谷歌成功研发全球首款全自动驾驶汽车引发了全球的关注,这被普遍视为智能汽车的第一波上升浪潮。
  2013 年苹果公司在其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iOS in the Car”项目,并在2014 年正式发布了更名为CarPlay 的车载系统。
  而在2014 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一系列智能汽车车型的推出,表明芯片、软件、互联网、运营商巨头纷纷参与智能汽车领域的角逐,2014年出现了全球智能汽车的第二波上升浪潮。
  2014年底及2015年初以来,智能汽车紧锣密鼓地进入了第三波上升浪潮。谷歌在2015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发起开放汽车联盟,通用、福特、奥迪、现代等汽车公司和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纷纷加入,旨在把安卓系统、应用服务和汽车内部硬件系统进行整合。
  同样在1月,福特汽车在硅谷成立了一个名为Palo Alto的研发中心,研究领域包括车载互联、汽车移动、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大数据应用等,6月即宣布其自动驾驶技术已从纯研究阶段进入先期工程阶段,向量产迈进了一大步。日产、奥迪、宝马等国际汽车厂商也纷纷宣布进入智能汽车领域,7月2日沃尔沃正式发布Sensus科技子品牌及相应的智能车载交互系统。而近日有消息称,如果特斯拉在2020年能够生产出全自动驾驶汽车,Uber有意买下50万辆。
  另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技术与商业结合的前沿模式来自以色列。
  以色列智能汽车技术公司MobileEye的视觉芯片EyeQ,与软件算法自2007年开始在整车上应用,到2014年3月共在全球3300万辆车上安装了EyeQ芯片,在2014年底全球共有18家汽车厂商的160种车型安装了此项技术,预计到2016年将有20家汽车厂商的237种车型预装该公司的技术。此外,该公司预计将在2016年与两家汽车厂商发布可在高速及拥堵情况下适用的无人驾驶技术,并将在2018年与6家汽车厂商合作进入量产阶段。
  MobileEye的商业模式包括:
  与整车厂商(OEM)合作,预置芯片及软件到车型中,以实现先进辅助驾驶功能;
  与广泛的系统集成商(SI)合作,把MobileEye技术集成到其车载摄像头中;
  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车联网设备进行驾驶行为分析等,从而防止交通事故并降低保费;
  与租车公司合作,进行车队管理和司机行为监控;
  消费者可单独购买MobileEye后装产品,能很容易地安装到前窗玻璃上以防止交通事故;
  与其它车联网汽车电子厂商合作,提供集成方案;
  与工程车辆配合,用于城市实施及行人安全管理等。
  尽管MobileEye是车载视觉技术的供应商,但它的商业模式几乎涵盖了现有的智能汽车商业模式,也就是通常说的前装市场和后装市场。
  中国汽车厂商与互联网公司也早已嗅到这股新兴崛起的机会,在智能汽车与车联网领域不断加大投资。特别是今年3月市场投资热度迅速升级:当月百度透露今年或将推出自主研发智能汽车、阿里与上汽集团共投10亿成立互联网汽车研发合资公司、腾讯与富士康联手进入互联网 智能电动车项目、北京汽车与乐视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生态系统。此前还有易到用车与传统汽车厂商奇瑞汽车一样,在近日,小米科技的多项与汽车有关的专利被公开,意味着小米很有可能也要涉足智能汽车。
  大规模投资需求已然触发,接下来就是全社会要素资源向新技术领域大量集聚,所以,在6月底,深圳出现的首个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并非偶然事件。种种迹象表明,汽车工业技术变革已经逼近临界点,生活消费方式即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临近巨变的前夜。

  中国特色产业形态催生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ARM、高通等国际厂商主导了芯片技术,谷歌、苹果和微软等主导了操作系统,对于中国来说更大的想象空间来自互联网应用。而在中国,智能汽车有望形成一个产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
  根据有关数据,早在2012年的时候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中国有着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和移动互联网文化,而在中国政府力推“互联网 ”的国策下,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迎来新一轮井喷。而目前中国私家车保有量在1.3亿到1.5亿左右,年增约2000万辆,预计到2020年达到美国的规模。
  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与全球最大的汽车用户相遇,势必引发新一轮社会分工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汽车数据是基础。联车科技CEO张成告诉钛媒体,完整的车辆数据采集、解析和分析技术是未来智能汽车的基础。目前来看,汽车后市场的形态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电商、汽配用品、汽车保险、上门维修与保养、汽车O2O服务、4S店、汽车金融和二手车市场等。联车科技独创的联车魔方产品能够深入汽车底层,接入汽车标准CAN串行传输数据总线,24小时不间断获取汽车全部数据,通过CAN总线可以获得绝大部分汽车的基础数据。把汽车基础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结合,就是新一轮的社会资源优化与配置。
  汽车后O2O市场有多大?在7月初,滴滴打车宣布了新一轮的20亿美元融资,并表示未来3年要实现每天为3000万人提供出行服务、服务1000万司机,将成为O2O的重量级入口之一。在7月6日,汽车后市场移动O2O服务平台“典典养车”宣布获得6000万美元C轮融资,到此实现了一年之内获得三轮融资,目前公司估计5亿美元。随着以滴滴打车、典典养车为代表的后汽车软件不断获得规模优势,一旦与智能汽车结合无疑将改变整个汽车乃至社会消费形态。
  在更为广泛的物联网领域,通过与车联网相结合,实现人、车、路、环境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这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和智慧城市打开了数据的大门。
  在未来,汽车大数据将成为汽车产业最终的生存形态。因为汽车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加,汽车大数据服务将成为汽车产业终极赢利模式。
  这一切,让中国首个智能汽车产业集群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智能汽车产业集群是一个全社会要素资源聚集的形式。 该集群基于深圳的“智能汽车产业基地”,为智能汽车产业提供了物理空间、合作平台和社交平台;初创旗下的人工智能通用型关键技术团队将入驻该基地,为集群内的上下游合作企业免费开放智能汽车核心技术;而初创和平安基金等,则牵头成立了 “智能汽车产业基金”,为集群内的入驻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东风汽车、平安产险等汽车行业的用户方和需求方也将加入该集群的生态体系,通过需求拉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发展。
  初创集团这家积聚技术和资金的平台则成为了这个背后最主要的推动力。初创旗下主要包括了创投基金、产业资本和研究院等,是国内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变革传统领域的投资集团。这家投资集团从2013年初开始布局人工智能技术体系,也是全球首家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基金。2015年,在已经孵化成功的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初创开始集结相关社会资源进入传统产业,首当其冲的就是智能汽车。
  初创集团创始管理合伙人王乐京向钛媒体介绍,初创专门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节点,主要包括水下机器人、无人飞行器、智能汽车等运动平台,数据挖掘、Mobile CDN、金融大数据等数据处理技术,以及图像识别、光子集成、设备神经网络、通讯神经网络、PB级实时数据挖掘等基础技术。
  “我们希望吸引100家企业入驻,通过技术的交叉、整合和集成而产生的化学反应就能撬动传统汽车行业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催生智能汽车产业。”王乐京表示,“这个智能汽车产业集群还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社区,任何想要加入的资本、用户、技术供应商等都能申请进入。集群的目的是把智能汽车产业做大,打开万亿市场空间。”
  为什么又是深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认为,汽车的智能化就是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为社会和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而智能汽车在车前、车中与车后结合互联网的方式创造了无限可能的商业模式,在为社会和消费者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产业链也因而异常庞大与复杂。如何拉动这样一个正在形成中的复杂新兴产业?从需求端和生态链入手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而深圳可能是目前整个中国,在制造能力、供应链和资金聚集度、交通、政策等各个方面最具有聚合能力的城市。
  以总部位于深圳的平安集团为例。平安是智能汽车产业最大的需求方。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朱友刚介绍说,截止2014年,平安车险保费已超越一千亿元,市场份额突破20%,已有3500万车主选择了平安车险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这意味着马路上每四台私家车就有一台是在平安产险投保的。到目前为止,全国有近六万家汽车维修企业是平安的战略合作伙伴,平安车险也初步搭建了O2O互联网平台。
  显然,作为重要的需求方,平安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C端来说,智能汽车让平安能从汽车本身数据、人的驾驶行为数据、人的健康数据和环境数据等的分析中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挖掘保险客户需求,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个性化保险产品;从B端来看,平安每年有几百亿的理赔服务采购,例如事故车辆的维修服务和客户车辆保养服务推荐等,这对于后车市场有着莫大的影响力。
  联车科技的联车魔方主要服务后车市场,无需改变原车线路、以即插即用的方式安装在车辆上,能24小时监控车辆运行情况并提前报警,根据车况及驾驶习惯提供个性化养车方案。平安车险对于联车魔方的采购订单直接决定了联车科技的融资规模与下一步发展。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深圳还是全国最大的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据深圳汽车电子行业协会副会长陈会军向钛媒体介绍,深圳汽车电子产业规模2014年达1000亿人民币,占当年全国的20%。深
  圳有1000余家汽车电子生产企业,约占全国的1/3。其中,传统车载电子占全国一半产能,车联网在线用户近500万,从事车联网和汽车智能化领域的中小企业超过200家。更不用说深圳现在是全球智能硬件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基地,有着完整的智能硬件生态。深圳还在大力发展各类移动互联网孵化器,从软件端为智能汽车和智能硬件创造源源不断的新需求。
  中科协(深圳)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首席运营官周路明则更是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创新路径,需求导向的创新模式正在成为主流模式。在新的形势下,需求可以很容易的直达创新链的顶端。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说过去中国只能提供简单需求而不足以拉动复杂的创新,那么近十年国内的需求已经进化到相当的水平。
  尤其在深圳,围绕智能硬件的各种需求已经进化到与国际同步的水准,某些方面来说甚至比国际上更超前。这里正在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技术体验中心,甚至连美国的硅谷也要到深圳的华强北设立孵化器,这也是智能汽车产业集群选择在深圳布局的重要原因。
  联动效应撬动地产与金融
  智能汽车除了形成产业效应,带来社会分工与社会消费的变革外,还将对关联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关联产业中,最先能产生联动生态链效应的将是地产与金融。在7月初的2015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中国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表示,中国的城镇化经过这两年的发展上半程已经结束,依靠土体进行扩张的房地产与金融模式已经结束,接下来房地产与传统金融都面临创新的挑战。
  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通地产董事长江泓说,房地产的“制造业”时代已经结束,即将进入“服务业”时代。以前那种造了房子就能卖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的房地产要依靠服务业取胜。另一家房地产公司万科也正从扎堆的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等竞争激烈的商业地产转向新型的产业服务,转型为入驻企业提供创新服务以及生态环境。
  在2015智能汽车未来峰会上,万科产业地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宇表示,针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服务,也是城市最核心的功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这就是生态圈的概念。产业能够高度集中,同一类企业都聚集在一起,将能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相互间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依托产业生态圈的产业地产。
  范宇表示期望通过产业集群梳理相关资源,构建业务圈来孵化企业,建立一个共享协作开放的企业资源平台。 另一个大关联效应,刺激了产业金融的蓬勃,基于对科技行业的理解以及一二级市场的经验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平安大华基金把研究领域和投资领域延伸到上游,进入包括智能汽车产业在内的细分市场。
  而平安大华基金对于智能汽车产业的扶持,包括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为企业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此外,针对风险管理,平安大华基金还将在产业初期就开始深入理解、认知和支持智能汽车产业,帮助企业在生命周期每个阶段实现风险管理。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