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业界新闻

影响全球油气行业的八大转折

来源:石油观察2015.06.03阅读 1926

  2015年4月20-24日,2015年度剑桥能源周(CERAWeek)在美国休斯顿召开,主题是:转折点——全球能源新格局(TurningPoint:Energy'sNewWorld)。之所以用“转折点”作为本届会议的主题,可能是因为全球油气行业正在经历从此前延续近十年的高油价时期,突然转向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低油价时期。
  5天活动的主题分别是:①“动荡和周期管理”,聚焦整个能源行业决策者面临的管理、政策和战略挑战。②“石油工业转折点”,探讨石油前景如何,对供需的新现实的反应,企业如何为未来再定位?③ “天然气新情景”,能源领域的变化如何影响天然气的供应、需求、战略和投资?LNG价格巨大变化和即将到来的新供应影响如何?政府政策、地缘政治、经济增长如何影响欧洲天然气市场?市场化趋势是增强还是对亚洲LNG商业模式提出挑战?④“电力转折点”,电力工业的监管、市场、投资风险和前景如何?⑤“能源大挑战”,权威专家谈数字安全与能源、地缘政治热点、改变能源技术的博弈、满足发展中国家能源需求等方面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与机遇是什么?


  美国能源部长莫尼兹(左)向IHS副主席丹尼尔耶金颁发詹姆斯施莱辛格能源安全奖章

  笔者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与会代表对“转折点”的理解。那么,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全球油气行业面临的转折呢?笔者通过参与18场有全体代表参加的大会和9场主题会议,将此次会议上全球石油界“大佬”们所谈论的转折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国际同行,特别是大石油公司,已经开始转型,主攻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处于转折期的中国石油企业,你们准备好了吗?

  转折之一:美国禁止油气出口的政策开始转向,着手在立法上支持油气出口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第一大油气消费国和进口国(第一大石油净进口国的位置直到2013年才被中国所代替)。长期以来,美国不惜动用政治、军事和外交手段保证其海外油源、气源和供应渠道(海上油轮运输和陆地管道输送)的安全。
  这一做法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实施石油禁运期间尤其突出,此后一直延续了类似做法。美国的全球能源安全战略一直是其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为此颁布了禁止国内石油天然气出口的法律,以在法理上确保国内石油供应。
  然而,随着美国页岩油、页岩气的大发展等,美国油气对外依存度不断下降。时至今日,美国已重回全球第一大油气生产国的宝座,天然气甚至基本实现自给,石油也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预计2030年前后)实现自给。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石油界的思路开始转变,立法界也意识到,要为未来的美国油气出口做些准备了。
  在2015年的剑桥能源周上,一位是来自阿拉斯加州的参议员LisaMurkowski,她强调,要推动美国政府关于批准国内石油天然气向外出口的立法。
  她的一个类比笔者认为特别经典:“既然我们准备通过与伊朗达成协议,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允许其加大出口量;那我们为何反而要继续‘制裁’自己,不允许我们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呢?”她的一连串话语让笔者感受特别深刻:“我承诺要推动这件事”;“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承诺”;“我们需要一起努力”;“我们需要新思维”;“我们需要新的能源政策”。
  ExxonMobil总裁RexTillerson,他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不应该用上世纪70年代的思维监管油气行业,用石油禁运和国内能源供应紧缺时代的思维来审视当前油气行业是行不通的,美国需要调整并健全能源政策。他倡议政府应促进油气行业像其他行业一样开放、自由,发挥自由市场、全球贸易与全球合作的力量。由此可见,美国的能源安全观和其国内油气供应格局的转变是颠覆性的,这将对全球能源格局,甚至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及大国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转折之二:中国经济增长开始由高速转向中低速,国际油价反弹失去重要引擎
  在此次剑桥能源周上,中国经济走势仍是会议热点和争论的焦点之一,被认为是支撑国际油价能否触底反弹并快速回升的主要动力之一。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的新常态已在中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然而,国外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用“滑坡”来形容当前的中国经济。
  IHS首席经济学家MarimanBehravesh在会议期间两次就中国经济走势发言。他是“唱衰”中国经济的代表人物。“今年一季度,中国公布的GDP增长是7%,但剔除各种‘水分’后,实际增长只有5.3%。”“中国的投资开始失效,出口受阻,国民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这些使得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期暗淡”。但他同时认为,中国未来发生重大经济危机的可能很小,但极有可能出现类似日本的“滞涨期”,即所谓的“失去的十年”。
  对此,有会议代表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世界银行高级官员、前高盛集团驻中国区首席代表蔡金勇先生在大会的一次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非常健康。他特别强调,中国目前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的负债水平依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巨额的储蓄是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中国政府在强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解决腐败问题,甚至不惜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不管怎样,中国经济的确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这一转折意味着中国油气消费增速的下降,也意味着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这对支撑油价反弹虽为不利,但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转折之三:石油时代开始转向天然气时代
  在此次剑桥能源周上,大石油公司CEO们和重点资源国能源部长们对天然气时代的到来充满期望和信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大致稳定在40%、30%和20%左右,其他为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如今随着北美、澳大利亚天然气及LNG生产能力的剧增,加上俄罗斯、卡塔尔等传统天然气生产大国的助力,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持续上升。
  “石油为王”的风头有所减弱,天然气时代的特征正逐步显现。道理很简单,当前的低油价不可避免地导致低气价。东亚地区的LNG价格已从前两年的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下降至目前的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以下,这必将刺激天然气消费的增长。
  从长远来看,天然气是解决气候变化等挑战的主要清洁能源,全球天然气消费将保持强劲和旺盛;目前与油价挂钩的天然气定价机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了,需要制订新的、为各方接受的天然气定价公式;未来全球天然气及LNG贸易体系将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欧洲、北美和东亚的天然气市场和价格割据的局面将逐步协同化。
  据BP、ExxonMobil、IEA、EIA等公司或机构的预测,未来20年,即到2035年前后,石油在全球一次能源总量中的占比将下降约10个百分点,至30%以下;而天然气会上升约10个百分点,至30%左右。
  转折之四:OPEC的策略由限产保价转向保市场份额代
  在供过于求的市场背景下,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放弃限产保价策略,转向保市场份额,加速了本轮油价的下跌。
  会上某位高管的发言还是引起了笔者的共鸣或关切:“OPEC已经不是原来的OPEC”。众所周知,此次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原油市场供大于求,供应的显著增加主要来自北美的页岩油等致密油产量的大幅上升,不仅挤占了常规原油市场的份额,而且导致油价下跌。过去几十年来,常规原油“独霸天下”,OPEC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当供过于求导致油价显著下跌时,OPEC通过适当限产,维持油价,相当于维持OPEC各国的石油收入。因限产而导致的收入损失与维持较高油价下收入的增长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如今,OPEC的份额被北美致密油产量挤占,美国进口中东原油的数量已由其高峰期占进口量的30%下降至18%以下。在这种情况下,OPEC的主要成员国坐不住了,必须通过一定手段夺回市场份额。适逢油价大跌,OPEC认为这是挤出非常规油“泡沫”的最佳时机。于是,对油价下跌基本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沙特阿拉伯石油高管曾经宣称,即便油价跌至20美元/桶,沙特依然有钱可挣。
  笔者认为,这是OPEC一场漂亮的“自我救赎”行为。若任凭油价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的话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OPEC的市场份额将持续被非常规油和新能源蚕食,等到无力回天的时候,就是所有OPEC国家遭受灭顶之灾的时刻。
  因此,OPEC的政策转向是意料之举、理智之举。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放任油价下跌,是沙特阿拉伯主导的。据了解,沙特阿拉伯此举在OPEC内部并未达成一致,这一方面显示出沙特阿拉伯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独断专行”的霸气(近期沙特阿拉伯在也门的军事行动也说明沙特在谋求掌控中东),另一方面也预示着OPEC内部出现了较大裂痕,使得OPEC和中东地区未来可能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
  转折之五:国际石油公司的经营理念开始转向,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提升
  此次剑桥能源周竟然没有一场大会或分论坛是专门讨论和预测油价未来走势的,“大佬”们对油价持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和平常心。发言大都集中在当前低油价下如何应对,而少有谈及油价的未来走势。
  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总裁VagitAlekperov认为,近期国际油价会保持在每桶75美元以下,而且由于中国乃至亚洲的经济减速导致油价反弹不会很快来到,这会对深水项目和油砂项目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他呼吁运营商和投资者通过实施成本紧缩来应对时下的低油价环境,而且认为并购也是提高运营效率的途径之一。
  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位高管认为,应对低油价主要有三个手段:调整优化投资节奏;控制成本(主要通过合同重谈的方式);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当被问及BP是如何应对当下的低景气周期时,BP总裁鲍勃?戴德利(BobDudley)表示,BP的手段是“快速反应”、“削减资本性支出”、“优化供应链管理”、“进行税收筹划”以及“停止或推后一些油气勘探活动”。
  换个角度看,当前50美元/桶左右的油价水平与15年前10美元/桶的水平相比,已经算是“高”油价了,即使将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等因素考虑进去。因此,油价无所谓高,也无所谓低,重要的是石油企业自身是否练就了“内功”,既抗得了“寒冬”,又经得住“酷暑”。在当前的“寒冬”环境下,国际同行们纷纷开始转型,除了削减成本开支等“不得已”的手段外,更将目光放在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提升上。
  转折之六:墨西哥油气上游政策由封闭转向开放
  如果说Pemex(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2014年剑桥能源周上是“露脸”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话,那么2015年则是有了实质性的动作。墨西哥的石油上游对外开放具有历史意义,是该国1938年实行国有化以来的首次国际招标。但目前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巨大,无论对于墨西哥政府还是外国投资者都是如此。
  首当其冲的是,当前的低油价让双方均有措手不及之感;其次,外国投资者对墨西哥的油田地质情况和商业环境并不熟悉,特别是在财税构架、投标参数、数据获取、投标时机的把握上均无经验可循,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墨西哥石油工业的开放、变革和能力提升带来了变数。
  通过此次能源周的平台,Pemex向全球感兴趣的投资人展示了区块招投标的情况:自2014年12月第一轮招标(主要是一些浅水的勘探和开发区块以及陆上区块)开始以来,共开展了两次投标。首次投标的情况是,49家外国石油公司表现出了兴趣,其中42家提出了进资料室看资料的请求,有34家签订了协议(非最终协议)。第二次投标的情况是,21家外国石油公司表现出了兴趣,其中20家提出了进资料室看资料的请求(17家已被批准),有6家签订了协议。第一次投标的结果将在2015年7月15日公布,第二次投标的结果将在9月30日公布。
  墨西哥财政部和能源部的官员还就主合同条款、财税政策等向会议代表做了说明,主要目的是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墨西哥石油市场的开放是全球油气合作市场新增的一块“大蛋糕”。
  笔者相信,随着当前低油价的延续,一些资源国的财政收支很快就会捉襟见肘,不排除放松过去收紧的油气合作政策,外国投资者未来将会面临更多的机会。
  转折之七:美俄欧地缘政治博弈加剧,俄罗斯油气出口向东倾向愈加明显
  在俄罗斯的天然气走向问题的分论坛上,德国代表表示了对俄罗斯天然气加速向东出口的担忧,但来自中国某石油企业的代表认为,虽然俄罗斯表达了加大东向出口天然气力度的态度,但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可能不如原先预计的那么乐观,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过剩;而且俄罗斯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至中国东北后再运至东南沿海,成本可能超过直接从海上进口的LNG。
  专家们讨论的最后结论是,尽管俄罗斯向东的转向日益明显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但2030年之前,欧洲依然是俄罗斯出口(西向)天然气的第一用户,不过,中国等东亚国家所占的俄天然气出口份额将有所提升。总而言之,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重点已经开始转向,未来一个时期“西强东弱”的局面会有所改变,但由于中国国内经济的新常态等因素,俄出口天然气的走向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未来这种天然气供应格局的变化,必然对全球油气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转折之八:美国对伊朗政策开始转向,伊朗将回归全球油气市场,重新成为全球油气供应的“重要一极”
  伊朗核问题是个老问题,但与以往两届剑桥能源周相比,2015年是讨论伊朗问题最多的一次。美国《伊朗制裁法》的实施始自克林顿政府期间,目前已近20年。特别是2010年以后,制裁加重,欧盟国家等美国盟国也参与了对伊朗的制裁。2014年伊朗原油出口仅有150万桶/日左右,远远低于以往270万桶/日的出口量。制裁导致伊朗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困难重重,制裁起到了应有的作用。2014年以来,美俄两国围绕乌克兰问题的地缘政治博弈日益加剧,伊朗遭受的地缘政治压力大大缓解,伊朗核问题有了柳暗花明的可能。
  一年多来,伊朗核谈判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被一拖再拖,说明双方(多方)都有达成最终和解的意愿。如果核谈判达成协议,伊朗有望全面回归国际油气市场www.cechina.cn,这不仅对伊朗和整个中东地区,而且对全球油气行业都将具有重大影响。这意味着自1979年伊朗革命36年后,伊朗与西方握手言和。
  在本届剑桥能源周上,两位重量级嘉宾谈到了伊朗核谈的进展。
  一位是美国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美国前副国务卿WilliamBurns,他在会上说,“目前六方达成的初步协议依然是框架性的,需要进一步触及很多细节问题,伊朗的问题本来就很复杂,中东这个地区一直以来也很复杂……”。
  另一位是美国现任能源部长Moniz,当被问及其在伊朗核谈判中所起的作用时,他说:“对伊朗的限制措施旨在控制其核项目的具体发展方式和方向”。笔者认为,伊朗核谈判异常艰难,进展比较缓慢,但谈判结果一次比一次好,共识一次比一次多,未来一年将是伊朗乃至中东油气市场的一个转折点。
  趋势分析作者系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战略发展部主任陆如泉。

  剑桥能源周石油大咖语录
  @戴德立:墨西哥湾事故发生5年BP已支付近600亿美元。制裁不会影响BP增加对俄投资。


  BP集团CEO戴德立(Bob Dudley)

  BP集团CEO戴德立(Bob Dudley)在剑桥能源周活动中说,今年也是“深水地平线号”平台在墨西哥湾爆炸漏油事故5周年。为修复墨西哥湾遭到破坏的环境,BP已支付了440亿美元,其中清洁环境就花费了140亿美元,还有140亿美元作为对受害者的赔偿,10亿美元用于项目恢复。据美国地方法院判决,事故造成原油泄漏319万桶,BP还要为此支付137亿美元罚金。为应对巨大开销,BP已剥离了400亿美元资产。
  谈到最近发生的重大公司并购案,戴德立表示,BP不打算效仿壳牌收购BG,或哈里伯顿兼并贝克休斯。除非油价长期持续低迷,不认为有市场力支持大量兼并活动。
  在西方制裁俄罗斯问题上,戴德立表示不会影响BP向俄增加投资,BP持有俄罗斯石油公司近20%股份,业务主要涉及北极和非常规油气项目。他认为,以亚洲为主要出口目标的阿拉斯加天然气项目具有经济性;作为墨西哥湾控制面积最大的集团,深水成本结构已经下降,但北海项目成本要高得多,水下开发成本已扩大到3倍。
  @洛佐亚:拉美储量世界第二。燃料补贴成为难以承受之重,投资者关心钱能否收回来。


  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CEO洛佐亚(Emilio Rozoya)

  拉美探明储量3400亿桶,仅次于中东位居第二。哥伦比亚陆上和海上区块在吸引外资,阿根廷拥有丰富非常规资源,墨西哥正在加快能源改革。该地区地质风险较低,当地需求在增长,而且又邻近大西洋周边消费市场。尽管存在风险,雪佛龙、雷普索尔、埃尼等国际石油公司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都有立足点。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CEO洛佐亚(Emilio Rozoya)表示,为了2018年达到300万桶/日产量目标,需要1万亿美元投资。
  域外公司关心的是能否收回投资,近年该地区有关国家加强对货币控制,法律法规频繁变化,自2008年油价飙升以来,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都开征了暴利税,加上对项目过份的本土化要求,因而饱受业界批评。国内价格太低也不利吸引外资,燃料补贴占地区GDP的2.25%。委内瑞拉燃料价格全地区最低,而且15年不变www.cechina.cn,汽油零售价是生产成本的25倍。墨西哥、智利、秘鲁、哥伦比亚正在积极推进取消补贴。为满足当地燃料需求,过去10年从美国进口翻了两番,2013年达130万桶/日。
  @萨加夫、萨巴赫、博尔兹:能源行业要认清“新常态”,保持投资,着眼长期目标,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成功。
  科威特国外勘探公司CEO萨巴赫(Shaikh Nawaf Al-Sabah)说,当前油气工业处于“新常态”,未来几个报告财政周期,商品价格仍将相对疲弱,创新是应对新常态的关键,他警告说,艰难时刻削减过深将影响未来发展。
  通用电气水电公司CEO博尔兹(Steve Bolze)认为,企业需保持投资,着眼长期目标,做到更大胆、更迅速、更智慧。创新使拥有123年历史的通用电气设计出更有效的发电机和风机。
  沙特阿美作业服务执行主任萨加夫(Muhammad Al-Saggaf)指出,创新不是下行周期的一个选项,而是一个单位成功和生存的要求。如果在下行周期放弃创新,将把公司未来置于风险境地。下行周期其实是一个机会,较易找到合作者,而且往往价廉。艰难时刻的研究应当更精准、目标更高。在下行周期,创新需要有5个特点:坚毅不放弃,不要今天当勇者明天做懦夫;大胆有大梦想,平庸的梦想不值得追求;合作最根本,这是在下行周期最容易被抛弃的东西;多元多视角,多元化是创造力的基础;活力与经验,业界要主动拥抱青年才俊。
  @蒂勒森:纠正市场要忍受疼痛,但对能源工业有好处。政府应促进油气自由贸易,安全增长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埃克森美孚CEO蒂勒森(Rex Tilerson)

  埃克森美孚CEO蒂勒森(Rex Tilerson)在剑桥能源周称,欧佩克拒绝减产应对油价下跌,是为了“探寻最经济的经典石油价格”,不是对美国页岩钻井承包商的攻击。在页岩油革命把全球原油市场弄得乱七八糟之后,欧佩克正在进行“价格发现”,有人说这威胁到其他供应商,“我不认同这一观点”。从长远看,纠正市场虽然要忍受痛感,但对能源工业有好处。低油价剥离了过度成本,促使作业者提高效率,对投资决策更慎重。
  对此次油价下跌造成的市场低迷状况,他认为“还要延续一阵子,我们收到一些错误信号,将做出错误的响应。至少在未来几年,人们必须要适应一种不同的价格环境”。在经济下行周期了解资源的实际动态,这是所有人都要学习的。减少天然气钻井数,在价格困难条件下都没能减少天然气产能,致密油会不会也是那样?
  在新模式形成过程中,常规与非常规资源的旧界限将被抹掉,高技术、能源的创新性质,给了人们巨大希望,政府也必须响应科学。容许LNG出口,对进一步减排温室气体尤其重要,亚洲一些国家已转向用天然气代替煤来发电。“有了完善的政策,能源可以继续把世界变得更好,经济安全地增长、让人们摆脱贫困是我们的最高理想”。
  @塞特勒:创造可持续变化,能源工业应简化、标准化和油田工厂化,开发技术降低成本。
  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总裁兼CEO塞特勒(Elgar Saetre)说,能源工业不但面临提高竞争力的挑战,而且要管理好过渡到低碳未来。全球应对下行周期的方法相似,如削减资本开支和勘探开支,裁减人员,中止分红。但这一次不仅是踩刹车,而且要创造可持续变化,能源工业应简化、标准化和油田工厂化,开发技术降低成本,这其中有很大潜力。过去10年,海洋油气开发成本扩大了3倍,每个开发项目都自己定制方案应对独特的挑战,标准化可能会改变这一游戏规则。油气工业不但需要简化勘探生产方案,而且要正确地削减成本,技术和油田开发的标准化要求转变公司文化。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是一个直接高效的减排途径,碳价需要激励向低碳转变。能源行业应当对气候变化发挥积极作用,否则将面临被勘探生产市场淘汰出局的威胁。尽管油气工业拥有复杂、要求很高的HSE标准,但仍有一些问题发生。联合国和世界银行最近发起全球性减少天然气放空燃烧行动,能源行业可发挥较大作用。
  @河野博文: LNG定价机制应可选择,不同机制共存并适当平衡。
  日本国家油气金属公司理事长河野博文说,几个月前LNG买方几乎没有人说与油价挂钩的好话,随着油价下跌www.cechina.cn,人们认为买方会追捧LNG按石油指数定价,然而情况不那么简单。买方要的是价格稳定,能够屏蔽市场波动。如果价格长期保持低位,就不会增加新产能,会致使供应稀缺价格走高。LNG投资项目应当继续,虽然日本经济放慢,但新兴国家提供了天然气需求增长的机会。
  LNG买方需要一个可选择的定价机制,完全按美国亨利中心定价或完全与油价挂钩定价,是两个极端,人们不喜欢,二者之间应有一个平衡,部分按石油指数定价,部分按亨利中心定价。现在石油指数定价殃及的是供应方,而消费者也不希望潜在的高价风险,这是供需双方第一次对不同定价机制采取一致的看法。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