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30年前,罗克韦尔自动化在 PLC 机架中安装一个 VAX 微型计算机,以此让企业层和生产车间建立联系,这被认为是“互联企业”最原始的形态。遗憾地是,当时VAX没有大卖,也由于以太网没有普及,信息解决方案、移动技术和整合系统的能力等都没有实现,“互联企业”还只是一个技术理念。30年以后,阳光灿烂,拥有妩媚旖旎海滩的美国加州,罗克韦尔自动化在阿纳海姆市召开了2014年度自动化博览会,此时此刻的“互联企业”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作为此次博览会的亮点之一,美国加州时间11 月 18 日,全球媒体和行业分析师参加了为期半天的“自动化前景展望”媒体论坛。论坛上,罗克韦尔自动化的高层介绍了“互联企业”的内容、优势和挑战,罗克韦尔自动化主席兼CEO Keith Nosbusch表示:“借助控制与信息技术的集成,借力于‘物联网’的东风,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互联企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能带来真实可见的商业效益。”
罗克韦尔自动化主席兼CEO Keith Nosbusch
IT与OT融合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更快的上市时间、更低的总拥有成本、更高的资产利用率以及企业风险的管理是帮助用户获得切实效益的四大因素。为帮助用户抓住这四个价值,罗克韦尔自动化构建了“互联企业”愿景——专注于通过更加紧密地整合工业资产与企业价值链中的其它部分来快速创造价值。
实现这种更为紧密的集成,需要安全的网络、方便的数据采集和管理,以及对数据的解析。Keith Nosbusch介绍,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 IT(信息技术)与OT(运营技术)的融合。OT 主要针对工业设备领域,如机器、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IT 则围绕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其中包括ERP 和 CRM 系统、供应链管理、物流、人力资源和财务。
IT和OT对工业企业获得成功都至关重要,但实现这两个领域的真正融合仍然存在挑战——现有的大部分方案都不够灵活、成本高昂且难以扩展。在过去的几年里,罗克韦尔自动化一直在解决这一问题,在为工业自动化领域提供基于 IP 的可靠网络基础架构方面,罗克韦尔自动化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公司还开发了更为开放的工业网络,它的性能和灵活性是专有工业技术无法比拟的。这些都为IT 和 OT 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目前为止,只有少数最先进的制造商真正成功地将 IT 与 OT 连接了起来。罗克韦尔自动化与《工业周刊》(Industry Week)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至今美国只有不到 14% 的制造商将机器与企业网络连接起来。但是很明显,在当下物联网的普及等大趋势下,未来十年工业运营发生的变化将比过去50年还要巨大,IT 与 OT融合还有巨大的机会可以挖掘。”Keith Nosbusch强调,“未来,罗克韦尔自动化将通过生产过程和业务模型的创新深入挖掘所有工业或智能资产中的潜在价值,从而为用户创造切实可见的价值。”
三大核心平台支持“互联企业”落地
“‘互联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依赖于我们的集成控制与信息产品组合。” Keith Nosbusch认为,“罗克韦尔自动化通过三个核心平台来支持‘互联企业’的落地。”
第一个平台是集成架构,包括具有市场领先的多领域控制平台、信息产品与软件。其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以帮助OEM 客户打造性能更好的机器,并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更高级的全厂优化。罗克韦尔自动化集成架构与软件业务资深副总裁Frank Kulaszewicz介绍:“我们的集成架构与其它供应商的集成 MES 产品相比有几个方面的不同。首先,罗克韦尔自动化的集成架构是市面上唯一支持信息化的产品,它以标签为基础,支持多种控制,当前的市面上还没有任何其它产品能做到这一点。即便是现在,或是十年之后,这仍旧是我们的独特之处。同时,我们的集成架构产品是目前市面上独一支持开放式 EtherNet/IP的,非常便于企业使用。其次,当我们在此架构上加入信息系统时,两者之间可以建立实时的数据通讯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而且在实时控制的基础上还提供许多其它功能。我们的目标是控制工厂中的所有实时数据,包括分散在现场的智能资产数据以及生产车间的数据,这算是我们在工业物联网中的定位。”
作为对集成架构的补充,罗克韦尔自动化还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电机控制产品组合。从基本电机控制到最先进的集成式驱动系统,罗克韦尔自动化整个智能马达控制产品线都可通过集成架构加快集成速度、增强性能并减少停车。除此之外,罗克韦尔自动化还拥有全球解决方案与服务业务,遍布全球的应用和技术专家网络可以帮助客户提供各种相关咨询、设计、集成和支持。目前,罗克韦尔自动化正围绕这三个核心平台进行创新,促进控制和信息技术的集成,从而实现“互联企业”。
携手合作伙伴联盟共建愿景
在实现“愿景”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的方式是单打独斗,罗克韦尔自动化则选择携手合作伙伴联盟一起来完善和扩展核心平台。在本次的自动化博览会上能够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除自家公司外,Pentair、Molex、Flir、Motorola、Fluke、EPLAN、Fanuc、E+H等百余家合作伙伴也共同参展。而这其中,思科和AT&T是两个很典型的例子。
Kapersky Lab 调查显示,2013年有 21% 的制造商因安全漏洞出现了知识产权的泄露问题。为此罗克韦尔自动化与思科展开合作,提供一个参考架构帮助实施分层的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本次的自动化博览会上,罗克韦尔自动化还与思科宣布发布名为《在全厂融合以太网架构内部署 802.11 无线 LAN 技术》的设计和实施指南白皮书,这份设计指南内容详尽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将帮助控制系统工程师、IT 网络工程师和系统集成人员以一种更为可靠、安全且可扩展的方式实施基于 IP 的标准无线网络。
罗克韦尔自动化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Sujeet Chand博士介绍:“我们和思科是战略合作伙伴,在多个层面都有合作。目前为止,两家公司已在产品、服务、经过验证的架构和培训资源等方面展开成功合作,这能够帮助制造商融合网络架构,通过基于 IP 的可靠网络将 IT 与运营融合在一起,向‘互联企业’的愿景不断迈进。”
对此,思科系统网络安全事业部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Bret Hartman做了一些补充:“我们非常荣幸能与罗克韦尔开展合作。我认为只有罗克韦尔自动化和思科有能力提供这种集成架构和集成功能,并以此来帮助客户创造价值,双方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在改善远程资产利用和互联式机器管理上,罗克韦尔自动化和 AT&T正在合作。两家公司计划为用户提供蜂窝网络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安全可靠地对全球各工厂及远程站点中的工业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管理,并根据这些数据采取措施。两家公司也在协力开发工业环境内蜂窝网络物联网的参考架构和验证设计。这些工具将在蜂窝网络互联资产的设计和使用上为用户提供指导,以完善现有的厂内网络基础架构,将帮助工厂管理者充分利用多家设备供应商的互联机器管理服务,而不会令厂内网络基础架构负担过重,或者违反设备安全标准。“利用我们的组合解决方案,企业可将厂内以及分散在现场的大量智能资产可靠地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企业’,这将帮助我们的客户快速创造价值。”Sujeet Chand 称。
左上:罗克韦尔自动化集成架构与软件业务资深副总裁Frank Kulaszewicz;右上:罗克韦尔自动化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Sujeet Chand博士;左下: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总裁Tom O’Reilly;右下: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市场总监John Watts
激动人心的真实案例
“这是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互联企业’打破工业领域以往的行业规则,创造实实在在的业务价值。”在介绍几个有关资产绩效管理的互联企业案例之前,Keith Nosbusch兴奋地向在场媒体表示。
第一个示例来自于能源市场。液化天然气加气站是远程资产管理的一个典型例证,未来几年,此类加气站预计会增加 60%。“罗克韦尔自动化正与 Chart Industries 和 Shell 公司就加气站项目展开合作。”Keith Nosbusch介绍,“我们将部署基于云的解决方案以实现资产管理并提升现场绩效。能源市场不断扩大,各能源公司对环境都非常敏感。因此,我们将在遥远的位置部署更多智能资产并优化其性能。例如,在数字化油田领域,互联企业的目标是加快所有决策制定过程从而延长正常运行时间并提高效率。比如,下一个油井应如何选址?如何安排合适的人员或如何获取所需的备件来为运行或维护活动提供支持?”
全厂智能资产方面也有应用案例。工厂范围内集成的控制和资产,如机器、生产线、过程设备和控制器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都会产生大量数据。罗克韦尔自动化帮助一家全球最大的食品企业构建“互联企业”——来自多家制造商的各种机器都通过标准化的功能实现了互联。所有机器均通过基于 IP 的开放式基础架构使用 CIP 通用工业协议进行实时通信。每个工厂都有数据中心,相关信息可通过云进行共享,便于随时查看。实现互联后,一个覆盖全球 100 多家工厂的网络将成为这家制造商互联企业的核心。
探索脚步永无止尽
Keith Nosbusch介绍的最后一个“互联企业”案例来自于自家公司实践的发展历程。针对这一实例,罗克韦尔自动化运营及工程服务业务资深副总裁Marty Thomas做了更为详细地介绍:“我们的产品型业务可归为两类:第一部分是标准产品业务,打开产品目录即可以看到每天在售的 387,000 个产品品种,387,000 个产品种类任由客户随时订购,其中99% 的货品需要在14 天内发货,85%的货品在两天之内发货;另外一种产品业务是定制化工程设计业务,这部分产品可以简单到售价1 万到 1.2 万美元的单个低压马达控制中心柜,交付周期六天左右,也可以复杂到售价数百万美元的低压马达控制中心或中压变频器或者两者的组合产品,交付周期可长达 26 周。客户根据工厂中的某台机器或某条生产线的需求可能订购数百种不同零件,这其中包含无数的排列组合。此外,当我们产品投放市场后,我们还需要为客户提供支持。这个流程是非常复杂的。”
罗克韦尔自动化运营及工程服务业务资深副总裁Marty Thomas
罗克韦尔自动化在 2005 年组建了一个小组,仔细考量了当时的供应链情况,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想要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和绩效战略,就必须重新设计、规划供应链——过去,罗克韦尔自动化的发展非常依靠美国本土市场,但现在的业务已扩展到全球 80 个不同国家或地区,过去的供应链阻止了公司继续向前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罗克韦尔自动化采取了几项措施。首先,他们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其中主要涵盖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来自制造工厂,罗克韦尔自动化对 70% 以上的工厂在全球范围内做出调整,判定每一个工厂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或者该工厂是否需要搬迁到离客户更近,更有发展前景的其它地方。改变供应商是“五年计划”的第二大内容,罗克韦尔自动化3,000多家供应商目前只剩 2,300 家仍旧在为其供货,留下的供应商还可以在其遍布全球的各个工厂附近为用户提供本地支持。“五年计划”的第三大内容是技术,以美国市场为基础的业务模型适用的工厂运营系统并不适合公司未来面向全球市场的业务模式,罗克韦尔自动化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全球工厂中所有的制造执行系统。
这是个看似完美的“五年计划”,各方面准备就绪。但遗憾地是,在执行过程中,罗克韦尔自动化仍遇到三大方面的困难,即人员、工厂遵循的工作流程以及技术。
人员上,罗克韦尔自动化在寻找运营工厂所需的人才方面遇到了巨大的困难。有时候尽管找到了人才,但这些人才分散在全球三个小工厂里,公司没有财力复制这些人才,让他们像美国工厂一样聚集在一起,新加坡工厂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为此,罗克韦尔自动化必须找到其它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依靠人来解决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流程。在以美国为主的业务模式下,工厂里有很多老系统,有20 到 30 年丰富经验的员工,他们有能力、有知识,非常了解要使用哪种类型的设备以及如何操作此类设备。但是罗克韦尔自动化无法在全球建立工厂后让每家工厂自行决定选用哪些技术,决定各自的运营模式,因此必须实施全球通用的流程。
第三个问题是始料未及的。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每家工厂都运行自己的 ERP 系统,但各个 ERP 系统之间没有任何通信。因此,在企业级形成了各种不通的信息孤岛,甚至几乎很难行程一个企业级系统。最终,罗克韦尔自动化决定在整个公司范围内统一采用一个 ERP 系统,不允许全球任何一家罗克韦尔工厂或职能部门搞特殊化。此外,罗克韦尔自动化还决定所有工厂都必须使用相同的 MES 系统——Factory Talk Production Center。
“回顾 2005 年,从企业文化角度和人才角度看,罗克韦尔自动化还未准备好进行这种转变的准备。当时的工厂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工厂中的机器与 ERP 分离,效率低下的情况随处可见,从工厂运营和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不利于企业发展。而现在,公司能够实时了解全球工厂的全方位运营情况www.cechina.cn,问题改善的效果非常显著。”Marty Thomas兴奋地说道,“从流动资金角度来看,每年可减少 30% 以上的资本支出,所有新设备的需求量也减少了 30% 以上;在供应商方面,罗克韦尔供应商以往的供货准点率仅为 80%,而现在有五家可以达到 96%,与此同时,罗克韦尔自动化的交付周期也缩短了 50% 以上,还从最小订货量发展到了成套订购规模;最后是关于质量,通过先进过程组监控表面贴装技术、铸模技术、制造技术、测试功能,我们在这五年时间里将客户查看质量水平,外部 PPM(百万零件中问题零件的比率)减少了 50% 以上。最重要的是,公司每年有 4% 到 5% 的生产率提升。”
Marty Thomas还表示:“这条发展之路永无止尽,并不是在一家公司接入标准 ERP 系统和标准 MES 系统后就可以轻松实现。2014 年是我们在这条路上探索的第 9 年。我们仍会每月与全球各地的所有工厂管理者举行会议,进行交流,了解各个工厂的 Factory Talk Production Center 的运行情况,寻找最佳实践和更好的运营方法,找出在如何获取机器相关信息方面存在困难的工厂。”
我们身边的“互联企业”
“在中国,由于制药和奶制品等行业时常爆出来的负面新闻以及监管的愈渐严格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为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制造商们正非常努力地去确保人员、整个供应链,以及所有一切因素的高质量标准。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现象。” 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总裁欧瑞韬(Tom O’Reilly)重点介绍了中国“互联企业”的实施情况,“据我们了解,中国许多领先的制造商都在朝着‘互联企业’发展,已将过程控制连接到 MES再到ERP。在我的印象中www.cechina.cn,有一家中国轮胎公司在美国建立了工厂,这家公司走在了部署‘互联企业’技术的最前沿。除此之外,中国的一些企业也与我们有密切合作,我们在帮助他们建设新的大型工厂,与他们密切配合,向厂内引入以太网架构,为实施‘互联企业’铺平道路。所以中国的企业在新建工厂时也在采用以太网技术,并朝着‘互联企业’的目标前进。这些企业有机会在起步阶段就利用最先进的现代化技术,采用易于部署的、基于以太网的现代网络架构。中国政府以及工信部在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以推动智能制造,而我们的‘互联企业’愿景可以助力中国实现这一目标。”
罗克韦尔自动化亚太区市场总监John Watts补充到:“在亚洲,当一些客户还没有意识到建设‘互联企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帮助他们打基础了。过去30 年来,我们一直在产品中融入这项能力。一些较为成熟的客户已经开始部署其网络架构和信息系统。”
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的一些制造商而言,由于对生产流程的界定和规划还不够完善,“互联企业”前进的速度将被拖延。要想真正建立起复杂、运行良好的自动化系统,中国的制造商就必须对自动化流程进行清晰的界定,然后做出调整。(CEC 张曼利 美国阿纳海姆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