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中心

资讯 > 市场分析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竞争力解析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0.04.01阅读 2223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表示,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国内发电设备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体现为性价比优势和人力成本优势。在国家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国产发电设备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未来的发展思路是怎样的?

  不足

  产品结构有待调整前瞻意识仍需提高

  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等处于“第一集团”的企业相比,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在总结东方电气的竞争优势时,提到了性价比优势、人力成本优势,但也提到了不足——仍然需要不断研发,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创新。王计认为:“只有这样,再经过一长段时间的跑步,中国制造企业才有可能达到与世界一流企业全方位竞争的能力。”

  那么,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我国发电设备企业的不足表现在哪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课题组专家认为,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企业现有结构不适应全球化竞争格局,前瞻性技术研究不足。

  由于国内产业结构布局原因,中国企业在成立时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要目的,以发电设备生产制造为主,并以煤电机组出口居多;而出口形式则主要是买方、卖方信贷及许可证贸易,海外总承包、设备成套能力相对不足。出口产品单一、出口形式单一,这意味着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出口风险较大,不利于进一步“走出去”。

  另一方面,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大多采用引进消化吸收为主的技术路线。虽然再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但先进发电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前瞻性技术研究不足。这造成我国企业对原材料技术研究相对不足,导致我国企业掌握了材料的应用,却要进口关键原材料。

  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高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地位劲升

  上世纪80年代,东方电气集团制造的产品首次走出国门,此举掀开中国发电设备“走出去”的大幕。今天,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发电设备产品,不但占据国内电力装机的主导位置,而且设备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欧洲、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国内市场,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近9亿千瓦的电力装机,有80%以上为国产机组。而在国际市场,中国制造的发电设备也越来越受青睐。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说,以前沙特阿拉伯的企业不接受我们的设备,但是去年,东方电气与沙特阿拉伯签订了一个电站总承包合同,标志着中国的大型成套发电设备首次进入了该国。去年2月,东方电气与巴西一家企业签署了吉拉乌水电站项目的双边合作文件,使我国大型水电成套设备第一次大批量进入南美市场。

  国内发电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调查与评价》课题组公布的结果显示,国产发电设备已经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该报告认为,通过自主开发、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掌握了世界先进技术,并根据国情加以融合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并符合中国国情的发电设备制造技术优势。
  其中,煤电和水电机组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有些技术还优于国外。
  事实也证明了上述判断。在火电机组方面,我国目前已具备了批量生产60万、100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能力,后者的单位煤耗仅为276克,比国际通用设计值少2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水电机组方面,以三峡为代表的国产70万千瓦水电机组顺利投运,标志着我国水电机组制造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顾问孙凤鸣表示,三峡工程的32台机组,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机组有16台,机组最高效率达95%以上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高于进口机组2个百分点,同时也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空冷和蒸发冷却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到水电机组上,使我国大型水电机组新型冷却技术的创新走在世界的前列。

  此外,经过技术改造,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加工装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例如www.cechina.cn,在加工装备方面,已具有大型重型加工中心、大型重型数控机床等世界先进设备;在试验装备方面,已具有3000吨推力轴承试验台、高能水力试验台、大型蒸发冷却试验台、空气冷却试验台等世界先进试验设备。

  经过课题组调查,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著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相比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电集团为代表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已跃升至“第二集团”,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在研发、制造、成套、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能力,已超过印度巴拉特、韩国斗山等企业www.cechina.cn,与日本三菱重工、东芝、日立等处于同一水平。

  建议

  应推动企业延伸产业链条

  很显然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版权所有,无论是企业现有结构调整,还是前瞻性技术研究,都涉及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变。这意味着单靠企业努力是不行的,政府应加强协调与管理,加速推动发电设备企业在结构调整、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进步。

版权声明:版权归控制工程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频道推荐

关于我们

控制工程网 & CONTROL ENGINEERING China 全球工业控制、自动化和仪器仪表领域的先锋媒体

CE全球

联系我们

商务及广告合作
任小姐(北京)                 夏小姐(上海)
电话:010-82053688      电话:18616877918
rendongxue@cechina.cn      xiashuxian@cechina.cn
新闻投稿:王小姐

关注我们的微信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2003-2020    经营许可编号:京ICP证120335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2318  服务热线:010-82053688